题目内容
17.一物块以一定的初速度沿斜面向上滑出,利用DIS实验系统,在计算机屏幕上得到其速度大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图象如图所示.求:(1)物块上滑和下滑的加速度大小a1、a2;
(2)物块向上滑行的最大距离S;
(3)斜面的倾角θ及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g=10m/s2).
分析 根据v-t图象的斜率求解加速度,根据v-t图象与时间轴包围的面积求解位移大小,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式求解斜面的坡角.
解答 解:(1)v-t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故物块上滑的加速度大小为:
a1=|$\frac{△{v}_{1}}{△{t}_{1}}$|=$\frac{4}{0.5}$=8m/s2
物块下滑的加速度大小为:
a2=|$\frac{△{v}_{2}}{△{t}_{2}}$|=$\frac{2}{1.5-0.5}$=2m/s2
(2)v-t图象与时间轴包围的面积表示位移大小,故物块向上滑行的最大距离为:${x}_{1}=\frac{{v}_{0}+0}{2}•△{t}_{1}=\frac{0+4}{2}×0.5=1$m
(3)物体上滑时受到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mgsinθ+f=ma1
物体下滑时受到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mgsinθ-f=ma2
解得:θ=30°,μ=$\frac{\sqrt{3}}{5}$
答:(1)物块上滑和下滑的加速度大小a1、a2分别是8m/s2和2m/s2;
(2)物块向上滑行的最大距离是1m;
(3)斜面的倾角θ是30°,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是$\frac{\sqrt{3}}{5}$.
点评 本题关键根据速度时间图象得到物体上滑和下滑的加速度,然后受力分析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式求解出斜面的倾角.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5.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1为滑动变阻器,R2、R3为定值电阻.闭合开关S,将滑片P由a端向b端滑动一段距离后,电压表V1、V2示数变化的大小分别为△U1、△U2,电流表示数变化的大小为△I.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 | △U2大于△U1 | |
B. | $\frac{△{U}_{2}}{△I}$与$\frac{△{U}_{1}}{△I}$的差值等于R2 | |
C. | R2和R3消耗的电功率的和增加了△U2•△I | |
D. | 电压表V1示数变小、电压表V2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大 |
5.物理学的发展丰富了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推动了科学技术的革命与创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电容器的电容大小与带电量有关 | |
B. | 根据麦克斯韦电磁理论,变化的磁场一定能产生变化的电场 | |
C. | 根据狭义相对论原理可知,在不同惯性参考系中,光在真空中的光速是不同的 | |
D. | 电视机遥控器使用的是红外线 |
12.如图所示,等腰直角三角体OAB的斜边AB是由AP和PB两个不同材料的面拼接而成,P为两面交点,且BP>AP.将OB边水平放置,让小物块从A滑到B;然后将OA边水平放置,再让小物块从B滑到A,小物块两次滑动均由静止开始,且经过P点的时间相同.物体与AP面的摩擦因数为μA,与PB面的摩擦因数μB;滑到底部所用的总时间分别是tAB和tB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两面与小物体间的摩擦系数μA<μB | |
B. | 两次滑动中物块到达底端速度相等 | |
C. | 两次滑动中物块到达P点速度相等 | |
D. | 两次滑动中物块到达底端总时间tAB>tBA |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小于临界体积的铀块不可能发生链式反应 | |
B. | 在核反应方程${\;}_{0}^{1}$n+${\;}_{3}^{6}$Li→${\;}_{1}^{3}$H+X中,X为α粒子 | |
C. | 阴极射线是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变为质子时产生的高速电子流 | |
D. | 用频率大于某金属极限频率的单色光照射该金属,若增大入射光的频率,则逸出的光电子数目一定增多 | |
E. | 按照波尔理论,氢原子核外电子从半径较小的轨道跃迁到半径较大的轨道时,原子的总能量增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