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8.如图所示,一重为50N的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在水平方向上共受三个力即F1、F2和摩擦力作用,木块处于静止.其中F1=18N,F2=8N.求:(1)物体所受摩擦力;
(2)当只将F1撤去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
(3)若只将F2撤去时,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18N,对吗?为什么?
分析 在求摩擦力的大小时,要先判断是静摩擦力还是滑动摩擦力,然后根据公式求解摩擦力的大小.
解答 解:(1)物体处于平衡状态:f=F1-F2=10N
方向向左
(2)由(1)可知:物体的最大静摩力:fmax≥10N
因为:F2<fmax所以物体继续保持静止,有:
f1=F2=8N
方向向右
(3)说法不对,若只将F2撤去时,如果F1小于物体与地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物体与地间的摩擦力大小为18N.F1大于物体与地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时,物体与地之间的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大小不是18N.
答:(1)物体所受摩擦力大小10N,方向向左;
(2)当只将F1撤去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8N,方向向右;
(3)若只将F2撤去时,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不是18N,物体可能是静摩擦力,也可能是滑动摩擦力.
点评 摩擦力问题是高中物理的重点和难点,对于摩擦力的分析一定注意判断是动摩擦力还是静摩擦力,即注意根据运动状态进行分析.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16.在光滑斜面上,一个小球从静止沿顶端下滑,滑到底端时的速度为8m/s,若该小球从顶端以6m/s再次下滑,两次滑动的加速度相同,则滑至底端时的速度( )
A. | 8m/s | B. | 12m/s | C. | 10m/s | D. | 14m/s |
3.对于匀减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物体运动的初速度的方向,一定与加速度的方向相反 | |
B. | 物体运动的速度逐渐减小,加速度不变 | |
C. | 物体的加速度在计算中一定取负值 | |
D. | 物体的加速度在计算中可能取正值,也可能取负值 |
20.图示是质点甲和乙在同一条直线上运动的v-t图象.已知甲、乙在t=10s时相遇,则( )
A. | 在t=0时,甲、乙处于同一位置 | B. | 在t=4s时,甲、乙速度相同 | ||
C. | 在0~5s内,甲在前,乙在后 | D. | 甲、乙速度相等时,甲、乙相距48m |
17.现有900个氢原子被激发到量子数为4的能级上,若这些受激氢原子最后都回到基态,则在此过程中发出的光子总数是多少?假定处在量子数为n的激发态的氢原子跃迁到各较低能级的原子数都是处在该激发态能级上的原子总数的$\frac{1}{n-1}$.( )
A. | 2200 | B. | 900 | C. | 1650 | D. | 1350 |
18.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某同学的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线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 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图乙中的F是F1和F2合力的理论值;F′是力F1和F2合力的实际测量值 | |
B. | 图乙中的F′是F1和F2合力的理论值;F是力F1和F2合力的实际测量值 | |
C. | 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等效替代法 | |
D. | 拉橡皮筋时,弹簧秤、橡皮条、细绳应贴近木板且与木板平面平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