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3.“飞蛾扑火”的原因是什么呢?在飞蛾亿万年的进化过程中,飞蛾靠自然光源(日光、月光或星光)指引飞行,进化出飞行时和光线成一定夹角的习性,即它在任何位置的前进方向与光线的夹角都是一个固定值,如图(甲)所示,于是当飞蛾离光源很近时,它飞出的路线就不再是直线,而是一条不断折向光源的螺旋形路线,如图(乙)所示,若已知飞蛾的飞行速率恒定为v,飞蛾距火焰的初始距离为R,飞行时与光线所成的夹角为α,则飞蛾经过$\frac{R}{vcosα}$时间后扑火,该过程中飞蛾飞行的路程为$\frac{R}{cosα}$.

分析 根据题意可知,飞蛾的速度可以分解为指向光源的直线运动和绕光源的圆周运动,再根据位移公式即可求得时间和路程.

解答 解:飞蛾的运动可分解为指向光源的运动和绕着光源的圆周运动;因它在任何位置的前进方向与光线的夹角都是一个固定值;故向着光源的运动为匀速直线运动;
由运动的合成和分解可知,指向光源的运动v1=vcosα;沿绕光源的运动为v2=vsinα;
飞蛾到到光源的时间t=$\frac{R}{vcosα}$;
飞蛾飞行的路程为:x=vt=$\frac{R}{cosα}$
故答案为:$\frac{R}{vcosα}$;$\frac{R}{cosα}$

点评 本题考查运动的合成与分解,虽然我们在课本中没有学过类似的分解;但只要用心分析题意,即可明确飞蛾的运动实际上是一个螺旋运动,并且指向光源速度是不变的.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4.如图1为“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砂和砂桶的总质量为m,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为M.实验中用砂和砂桶总重力的大小作为细线对小车拉力的大小.

(1)实验中,为了使细线对小车的拉力等于小车所受的合外力,先调节长木板一端滑轮的高度,使细线与长木板平行.接下来还需要进行的一项操作是B.
A.将长木板水平放置,让小车连着已经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给打点计时器通电,调节m的大小,使小车在砂和砂桶的牵引下运动,从打出的纸带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
B.将长木板的一端垫起适当的高度,让小车连着已经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撤去砂和砂桶,给打点计时器通电,轻推小车,从打出的纸带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
C.将长木板的一端垫起适当的高度,撤去纸带以及砂和砂桶,轻推小车,观察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
(2)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为使细线对小车的拉力等于砂及砂桶的总重力,应满足M远大于m(填“远大于”、“远小于”或“等于”)
(3)图2是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A、B、C、D、E、F、G为7个相邻的计数点,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量出相邻的计数点之间的距离分别为:sAB=4.22cm、sBC=4.65cm、sCD=5.08cm、sDE=5.49cm,sEF=5.91cm,sFG=6.34cm.已知打点计时器的工作频率为50Hz,则小车的加速度大小a=0.42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