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一节电动势约为9 V,内阻约为2 Ω的电池,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500 mA.为了精确测定该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选用了总阻值为50 Ω的滑动变阻器以及电流表和电压表,连成了如图所示的电路.
(1)为了防止误将滑动变阻器电阻调为零而损坏器材,需要在电路中接入一个定值电阻R0,最适合的是( )
A.10 Ω,5 W B.10 Ω,0.5 W
C.20 Ω,5 W D.20 Ω,0.5 W
(2)电路连好后,由于电路中有一处发生了故障,闭合开关K时发现电压表有示数而电流表没有示数,断开导线“1”的B端,将其分别接到C、D、E、F各点时,发现电压表的示数都接近9 V,而接到G、H、J各点时,发现电压表的示数都为零,可能出现的故障是( )
A.定值电阻R0断路
B.滑动变阻器滑片P接触不良
C.滑动变阻器EF间电阻丝断路
D.电流表断路
(3)在其他器材不变的情况下,再取一节上述规格的电池,与原来的电池串联组成电池组,测量这个电池组的电动势和内电阻,且操作无误.
①在虚线框内画出实验电路原理图.
②实验中,当电流表读数为I1时,电压表读数为U1;当电流表读数为I2时,电压表读数为U2.则可以求出E=________,r=________.(用I1,I2,U1,U2及R表示)
(1)C (2)B (3)①
②,
【解析】
试题分析: (1)根据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大约值,当滑动变阻器被短路时,由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可得:,所以,此时上消耗的电功率约为,所以最合适的是C.
(2)断开导线“1”的B端分别接C、D、E、F时电压表示数为9 V,说明定值电阻和滑动变阻器的电阻线都是通的,接G、H、J时电压表无示数,说明滑动变阻器到电流表之间有断路,由此可判断电路故障就在滑动变阻器的电阻线到金属杆之间,所以一定是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接触不良,故选B.
(3)①电路原理图如图所示:
②根据电路图可知,当电流表的示数为,电压表的示数为,由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可得:,同理,当电流表的示数为,电压表的示数为,有,联立以上两式可解得:,.
考点:本题考查用电流表、电压表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
点评:在实验中应注意实验的安全和准确;同时还要注意实验中的数据处理方法,本题采用的是联立方程的方法求解.
(Ⅰ)在探究摩擦力的实验中,用传感器(其余电路部分未画)水平拉一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小木块,如图所示,小木块的运动状态与计算机的读数如下表所示(每次实验时,木块与桌面的接触面相同),则通过分析下表可知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实验次数 | 小木块的运动状态 | 计算机读数(N) |
1 | 静止 | 2.2 |
2 | 静止 | 3.4 |
3 | 直线加速 | 3.8 |
4 | 直线匀速 | 3.2 |
5 | 直线减速 | 1.9 |
6 | 静止 | 1.2 |
A.木块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为3.8N
B.木块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可能为3.4N
C.在这六次实验中,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有三次是相同的
D.在这六次实验中,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各不相同
(Ⅱ)利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提供的器材为:
(A)干电池两节,每节电动势约为1.5V,内阻未知
(B)直流电压表、,内阻很大
(C)直流电流表,内阻可忽略不计
(D)定值电阻,阻值未知,但不小于5
(E)滑动变阻器 (F)导线和开关
(1)甲同学利用该电路完成实验时,由于某根导线发生断路故障,因此只记录了一个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如下表所示:
由电路在方框内画出电路图;利用表格中的数据在坐标系中作出图;由图像可知,该同学测得两节干电池总的电动势值为 V,总内阻为 ;由计算得到的数据可以判断能够正确示数的电压表应为表 (选填“”或“”)
(2)乙同学在找出断路的导线并调换好的导线后,连接该电路继续实验时,由于电流表发生短路故障,因此只能记下两个电压表的示数,该同学利用表中的数据,以表的示数为横坐标、表的示数为纵坐标作图像,也得到一条不过原点的直线,已知直线的斜率为,截距为,则两节干电池总的电动势大小为 。
(Ⅰ)在探究摩擦力的实验中,用传感器(其余电路部分未画)水平拉一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小木块,如图所示,小木块的运动状态与计算机的读数如下表所示(每次实验时,木块与桌面的接触面相同),则通过分析下表可知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实验次数 | 小木块的运动状态 | 计算机读数(N) |
1 | 静止 | 2.2 |
2 | 静止 | 3.4 |
3 | 直线加速 | 3.8 |
4 | 直线匀速 | 3.2 |
5 | 直线减速 | 1.9 |
6 | 静止 | 1.2 |
实验次数 | 小木块的运动状态 | 计算机读数(N) |
1 | 静止 | 2.2 |
2 | 静止 | 3.4 |
3 | 直线加速 | 3.8 |
4 | 直线匀速 | 3.2 |
5 | 直线减速 | 1.9 |
6 | 静止 | 1.2 |
A.木块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为3.8N
B.木块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可能为3.4N
C.在这六次实验中,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有三次是相同的
D.在这六次实验中,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各不相同
(Ⅱ)利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提供的器材为:
(A)干电池两节,每节电动势约为1.5V,内阻未知
(B)直流电压表、,内阻很大
(C)直流电流表,内阻可忽略不计
(D)定值电阻,阻值未知,但不小于5
(E)滑动变阻器 (F)导线和开关
(1)甲同学利用该电路完成实验时,由于某根导线发生断路故障,因此只记录了一个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如下表所示:
2.62 | 2.48 | 2.34 | 2.20 | 2.06 | 1.92 | |
0.08 | 0.12 | 0.19 | 0.20 | 0.24 | 0.28 |
由电路在方框内画出电路图;利用表格中的数据在坐标系中作出图;由图像可知,该同学测得两节干电池总的电动势值为 V,总内阻为 ;由计算得到的数据可以判断能够正确示数的电压表应为表 (选填“”或“”)
(2)乙同学在找出断路的导线并调换好的导线后,连接该电路继续实验时,由于电流表发生短路故障,因此只能记下两个电压表的示数,该同学利用表中的数据,以表的示数为横坐标、表的示数为纵坐标作图像,也得到一条不过原点的直线,已知直线的斜率为,截距为,则两节干电池总的电动势大小为 。
(Ⅰ)在探究摩擦力的实验中,用传感器(其余电路部分未画)水平拉一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小木块,如图所示,小木块的运动状态与计算机的读数如下表所示(每次实验时,木块与桌面的接触面相同),则通过分析下表可知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实验次数 |
小木块的运动状态 |
计算机读数(N) |
1 |
静止 |
2.2 |
2 |
静止 |
3.4 |
3 |
直线加速 |
3.8 |
4 |
直线匀速 |
3.2 |
5 |
直线减速 |
1.9 |
6 |
静止 |
1.2 |
实验次数 |
小木块的运动状态 |
计算机读数(N) |
1 |
静止 |
2.2 |
2 |
静止 |
3.4 |
3 |
直线加速 |
3.8 |
4 |
直线匀速 |
3.2 |
5 |
直线减速 |
1.9 |
6 |
静止 |
1.2 |
A.木块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为3.8N
B.木块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可能为3.4N
C.在这六次实验中,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有三次是相同的
D.在这六次实验中,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各不相同
(Ⅱ)利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提供的器材为:
(A)干电池两节,每节电动势约为1.5V,内阻未知
(B)直流电压表、,内阻很大
(C)直流电流表,内阻可忽略不计
(D)定值电阻,阻值未知,但不小于5
(E)滑动变阻器 (F)导线和开关
(1)甲同学利用该电路完成实验时,由于某根导线发生断路故障,因此只记录了一个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如下表所示:
2.62 |
2.48 |
2.34 |
2.20 |
2.06 |
1.92 |
|
0.08 |
0.12 |
0.19 |
0.20 |
0.24 |
0.28 |
由电路在方框内画出电路图;利用表格中的数据在坐标系中作出图;由图像可知,该同学测得两节干电池总的电动势值为 V,总内阻为 ;由计算得到的数据可以判断能够正确示数的电压表应为表 (选填“”或“”)
(2)乙同学在找出断路的导线并调换好的导线后,连接该电路继续实验时,由于电流表发生短路故障,因此只能记下两个电压表的示数,该同学利用表中的数据,以表的示数为横坐标、表的示数为纵坐标作图像,也得到一条不过原点的直线,已知直线的斜率为,截距为,则两节干电池总的电动势大小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