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题目内容
甲、乙两同学做“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实验,甲同学用秒表测量单摆的周期:当单摆摆动稳定且到达最低点时开始计时并记为0,单摆每次经过最低点计一次数,当数到n=60时秒表的示数如图甲所示,则该单摆的周期是
s(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乙同学用游标卡尺测量摆球的直径如图乙所示,则游标卡尺的读数是
cm.
试题答案
相关练习册答案
练习册系列答案
1加1阅读好卷系列答案
专项复习训练系列答案
初中语文教与学阅读系列答案
阅读快车系列答案
完形填空与阅读理解周秘计划系列答案
英语阅读理解150篇系列答案
奔腾英语系列答案
标准阅读系列答案
53English系列答案
考纲强化阅读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某同学利用单摆周期公式测定重力加速度.
(1)该同学用游标卡尺测量摆球的直径,其读数如图1所示,某次测量中该同学又测得摆线长度为42.22cm,则该次实验中单摆的摆长为L=
cm.(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2)若该同学测得单摆进行n次全振动所花时间为t,则计算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为g=
.(用(1)(2)问中所给符号表达)
(3)若该同学在用上述方法测量的过程中,误将n-1次全振动当成了n次全振动,则用此方法计算出的重力加速度相对真实值将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4)如果另一位同学在做这个实验时没有测量摆球直径,仅仅测出了单摆的绳长l,他多次进行实验,测量了多组数据,描绘出了单摆摆动周期的平方T
2
随绳长l的关系,则图2中的
(填“甲”、“乙”或“丙”)最有可能是他测得的图线.若图线的斜率为k,纵轴截距为b,则该同学用这种方法测量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应为
.
科学探究活动通常包括以下环节:(A)搜集证据;(B)评估交流;(C)作出假设;(D)提出问题等.
(1)请将正确的探究活动按顺序重新排列
(只需填写字母).
(2)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对刚性物体的摆动周期产生了兴趣(这种摆称为复摆).于是,他们用厚度和质量分布均匀的细长木板(如一把米尺)做成一个复摆,如图所示.让其在竖直平面内做小角度摆动,C点为重心,板长为L,周期用T表示.
甲同学猜想:复摆的周期应该与板的质量有关.
乙同学猜想:复摆的摆长应该是悬点到重心的距离,即
L
2
.
丙同学猜想:复摆的摆长应该大于
L
2
.
为了研究以上猜想是否正确,同学们进行了下面的实验探索:
①把两个相同的木板完全重叠在一起,用透明胶(质量不计)粘好,测量其摆动周期,发现与单个木板摆动时的周期相同,重做多次仍有这样的特点.则证明了甲同学的猜想是
的(选填“正确”或“错误”).
②用T
0
表示板长为L的复摆看成摆长为
L
2
单摆的周期计算值(T
0
=2
π
L/2
g
),用T表示板长为L复摆的实际周期测量值.计算与测量的数据如下表:
板长L/cm
25
50
80
100
120
150
周期计算值T
0
/s
0.70
1.00
1.27
1.41
1.55
1.73
周期测量值T/s
0.81
1.16
1.47
1.64
1.80
2.01
由上表可知,复摆的等效摆长
L
2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一组同学用单摆实验测当地重力加速度g的大小,正确安装好装置后,改变摆线长用刻度尺测出其长度值L,用秒表测出对应的周期T,并做好记录.处理数据时,一些同学用公式T=2π
l
g
算出每组值对应的g,再用平均值
.
g
作为当地重力加速度,若不计偶然误差的影响,则其结果较准确值明显
(选填“偏大”、“偏小”、“相等”);另一些同学做出了l-T
2
图象,测出图象直线斜率为k,则利用k表示的重力加速度表达式是g=
,若仍不计偶然误差的影响,则较准确值
(选填“偏大”、“偏小”、“相等”).
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实验中:
(1)除长约lm的细线、带铁夹的铁架台、有小孔的小球、游标卡尺外,下列器材中,还需要
.(填序号)
A.停表 B.米尺 C.天平 D.重锤线 E.弹簧秤
(2)用游标卡尺测小球的直径,如图1所示,则小球的直径是
.
(3)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从摆球达到最高位置时开始计时
B.记录摆球完成一个周期的时间
C.要让摆球在一个竖直平面内摆动
D.选用的细线应细、质量小,且不易伸长
(4)从悬点到球心的距离是摆长工,改变摆长工的长度,测得6组L和对应的周期T,画出L一T
2
图线,在图线上选取A、B两个点,两个点的坐标如图2所示.则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是g=
.
某同学在做“利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先测得摆线长为101.00cm,摆球直径为2.00cm,然后用秒表记录了单摆做50次全振动的时间为101.0s.则:
(1)他测得的重力加速度g=
m/s
2
.(计算结果取三位有效数字,计算时取1.01
2
=1.02,π
2
=9.86)
(2)他测得的g值偏大,可能的原因是
A.测摆线长时摆线未拉紧,出现了松弛的现象
B.摆线上端未牢固地系于悬点,振动中出现松动,使摆线长度增加了
C.结束计时时,秒表过迟停表
D.实验中误将49次全振动计为50次
(3)为了提高实验精度,在实验中可改变几次摆长L,并测出相应的周期T,从而得出一组对应的L和T的数值,再以L为横坐标、T
2
为纵坐标将所得数据连成直线,并求得该直线的斜率k,则重力加速度g=
.(用k表示)
某同学在做“利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实验中,用10分度的游标卡尺测得小球的直径读数如图所示,则:
摆球直径为
cm,如果他测得的g值偏小,可能的原因是
A.测摆线长时摆线拉得过紧
B.摆线上端未牢固地系于悬点,振动中出现松动,使摆线长度增加了
C.开始计时,秒表过迟按下
D.实验中误将49次全振动数为50次.
某同学在做“利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实验中,先测得摆线长为97.50cm;用10分度的游标卡尺测得小球直径的读数如图所示,然后用秒表记录了单摆振动50次所用的时间
(1)该单摆的摆长为
cm.
(2)为了提高实验精度,在实验中可改变几次摆长l,测出相应的周期T,从而得出一组对应的l与T的数值,再以l为横坐标,T
2
为纵坐标,将所得数据连成直线如图所示,则测得的重力加速度g=
m/s
2
.
在测定单摆摆长时,下列的各项操作正确的是( )
A、装好单摆,抓住摆球,用力拉紧,测出摆线悬点到摆球球心之间距离
B、让单摆自由下垂,测出摆线长度再加上摆球直径
C、取下摆线,测出摆线长度后再加上摆球半径
D、测出小球直径,把单摆固定后,让小球自然下垂,用刻度尺量出摆线的长度,再加上小球的半径
关 闭
试题分类
高中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初中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小学
数学
英语
其他
阅读理解答案
已回答习题
未回答习题
题目汇总
试卷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