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某同学利用图甲所示装置验证动量守恒定律。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Ⅰ.沿实验桌左右移动垫块,直至接通交流电源后,轻推小车A,与小车相连的纸带上打出一系列分布均匀的点迹(相邻两点间的间距相等),断开电源;
Ⅱ.将小车B(未画出,与小车A完全相同)静置于长木板上的P处,并将适量砝码放在小车B中;
Ⅲ.接通电源,沿木板方向向下轻推一下小车A,使小车获得一初速度,两车碰撞后粘在一起,打点计时器打出一系列的点迹,如图乙所示;
Ⅳ.用天平测得小车A的质量为195g,小车B与钩码的总质量为240g。
(1)在步骤Ⅰ中,要求纸带上打出的点迹分布均匀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打点计时器所接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Hz,则碰撞前瞬间系统的总动量p1=_______(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碰撞后瞬间系统的总动量p2=_______
(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若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满足_________,则系统动量守恒得到验证。
【答案】为了保证小车所受合力为零 0.930 0.927 p1=p2
【解析】
(1)[1].在步骤Ⅰ中,当点迹分布均匀时小车匀速运动,则要求纸带上打出的点迹分布均匀的原因是为了保证小车所受合力为零;
(2)[2].碰前小车的速度
则碰撞前瞬间系统的总动量
[3].碰后两车的速度
则碰撞后瞬间系统的总动量
[4].若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满足p1=p2,则系统动量守恒得到验证。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
【题目】探究力对原来静止的物体做的功与物体获得的速度的关系,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主要过程如下:
(1)设法让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分别为W、2W、3W、…
(2)分析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求出小车的速度v1、v2、v3、…;
(3)作出W-v草图;
(4)分析W-v图象,如果W-v图象是一条直线,表明W∝v;如果不是直线,可考虑是否存在W∝v2、W∝v3、W∝等关系.
以下关于该实验的说法中有一项不正确,它是________.
A.本实验设法让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分别为W、2W、3W、…所采用的方法是选用同样的橡皮筋,并在每次实验中使橡皮筋拉伸的长度保持一致.当用1条橡皮筋进行实验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为W,用2条、3条、…橡皮筋并在一起进行第2次、第3次、…实验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分别是2W、3W、… |
B.小车运动中会受到阻力,补偿的方法,可以使木板适当倾斜 |
C.某同学在一次实验中,得到一条记录纸带.纸带上打出的点,两端密、中间疏.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没有使木板倾斜或倾角太小 |
D.根据记录纸带上打出的点,求小车获得的速度的方法,是以纸带上第一点到最后一点的距离来进行计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