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7.某人在高层楼房的阳台外侧以30m/s的速度竖直向上抛出一个石块,石块运动到离抛出点25m处所经历的时间可能是(不计空气阻力,取g=10m/s2)( )A. | 1s | B. | 3s | C. | 5s | D. | $(3+\sqrt{14})s$ |
分析 取竖直向上方向为正方向,竖直上抛运动可以看成一种加速度为-g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当石块运动到抛出点上方离抛出点15m时,位移为x=25m;当石块运动到抛出点下方离抛出点25m时,位移为x=-25m,根据位移公式求出时间.
解答 解:取竖直向上方向为正方向,当石块运动到抛出点上方离抛出点25m时,位移为x=25m,由x=v0t-$\frac{1}{2}g{t}^{2}$代入得
25=30t-$\frac{1}{2}×10{t}^{2}$,解得t1=1s,t2=5s
当石块运动到抛出点下方离抛出点25m时,位移为x=-25m,
由x=v0t-$\frac{1}{2}g{t}^{2}$代入得
-15=20t-$\frac{1}{2}×10{t}^{2}$,
解得t1=(3+$\sqrt{14}$)s,t2=(3-$\sqrt{14}$)s(舍去).故A、C、D正确,B错误.
故选:ACD.
点评 本题采用整体法研究竖直上抛运动,方法简单,但要注意位移是矢量,与距离不同,要明确其方向的可能性,不能漏解.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7.一电池外电路断开时的路端电压为3V,接上8Ω的负载电阻后路端电压降为2.4V,则可以判定电池的电动势E和内电阻r为( )
A. | E=2.4V r=1Ω | B. | E=3V r=2 | C. | E=2.4V r=2Ω | D. | E=3V r=1Ω |
5.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观测、实验、假说和逻辑推理等方法都起到了重要作用.下列符合史实的是( )
A. | 牛顿在前人对惯性研究基础之上,对“物体怎样才会不沿直线运动”得出这样的结论:以任何方式改变速度都需要力,进而为万有引力定律发现奠定了基础 | |
B. | 牛顿得出了万有引力与物体质量及它们距离的关系,同时在实验室比较准确的测出了引力常量 | |
C. | 1846年9月23日晚,德国的伽勒在勒维耶预言的位置附近发现了被后人称为“笔尖下发现的行星”--天王星 | |
D. | 20世纪20年代,量子力学建立了,它能够很好的描述宏观物体的运动规律,并在现代科学技术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
12.在“测量金属的电阻率”实验中,所用测量仪器均已校准、待测金属丝接入电路部分的长度约为50cm.
(1)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的直径,其中某一次测量结果如图1所示,其读数为0.398mm(该值接近多次测量的平均值).
(2)用伏安法测金属丝的电阻Rx.实验所用器材为:电池组(电动势3V,内阻约1Ω)、电流表(内阻约0.1Ω)、电压表(内阻约3KΩ)、滑动变阻器(0-20Ω,额定电流2A),开关、导线若干.某小组同学利用以上器材正确连接好电路,进行实验测量,记录数据如下:
由以上实验数据可知,他们测量Rx是采用图2中的甲图(选填“甲”或“乙”).
(3)图3是测量Rx的实验器材实物图,图中已连接了部分导线,滑动变阻器滑片P置于变阻器的一端.请根据(2)所选的电路图,补充完图3中实物间的连线,并使开关闭合瞬间,电压表或电流表不至于被烧坏.
(4)这个小组的同学在坐标纸上建立U、I坐标系,如图4所示,图中已标出了与测量数据对应的4个坐标点.请在图4中标出第2、4、6次测量数据的坐标点,描绘出U-I图线.由图线得到金属丝的阻值Rx=4.5Ω(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5)根据以上数据可以估算出金属丝电阻率约为C(填选项前的符号).
A、1×10-2Ω?m B、1×10-3Ω?m C、1×10-6Ω?m D、1×10-5Ω?m
(6)任何实验测量都存在误差.本实验所用测量仪器均已校准,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CD.
A.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直径时,由于读数引起的误差属于系统误差
B.由于电流表和电压表内阻引起的误差属于偶然误差
C.若将电流表和电压表的内阻计算在内,可以消除由测量仪表引起的系统误差
D.用U-I图象处理数据求金属丝电阻可以减小偶然误差.
(1)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的直径,其中某一次测量结果如图1所示,其读数为0.398mm(该值接近多次测量的平均值).
(2)用伏安法测金属丝的电阻Rx.实验所用器材为:电池组(电动势3V,内阻约1Ω)、电流表(内阻约0.1Ω)、电压表(内阻约3KΩ)、滑动变阻器(0-20Ω,额定电流2A),开关、导线若干.某小组同学利用以上器材正确连接好电路,进行实验测量,记录数据如下:
次数 | 1 | 2 | 3 | 4 | 5 | 6 | 7 |
U/V | 0.10 | 0.30[ | 0.70 | 1.00 | 1.50 | 1.70 | 2.30 |
I/A | 0.020 | 0.060 | 0.160 | 0.220 | 0.340 | 0.460 | 0.520 |
(3)图3是测量Rx的实验器材实物图,图中已连接了部分导线,滑动变阻器滑片P置于变阻器的一端.请根据(2)所选的电路图,补充完图3中实物间的连线,并使开关闭合瞬间,电压表或电流表不至于被烧坏.
(4)这个小组的同学在坐标纸上建立U、I坐标系,如图4所示,图中已标出了与测量数据对应的4个坐标点.请在图4中标出第2、4、6次测量数据的坐标点,描绘出U-I图线.由图线得到金属丝的阻值Rx=4.5Ω(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5)根据以上数据可以估算出金属丝电阻率约为C(填选项前的符号).
A、1×10-2Ω?m B、1×10-3Ω?m C、1×10-6Ω?m D、1×10-5Ω?m
(6)任何实验测量都存在误差.本实验所用测量仪器均已校准,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CD.
A.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直径时,由于读数引起的误差属于系统误差
B.由于电流表和电压表内阻引起的误差属于偶然误差
C.若将电流表和电压表的内阻计算在内,可以消除由测量仪表引起的系统误差
D.用U-I图象处理数据求金属丝电阻可以减小偶然误差.
2.根据牛顿第一定律,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的推论( )
A. | 静止的物体一定不受其它外力作用 | |
B. | 力停止作用后,物体就慢慢停下来 | |
C. | 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必定受到外力的作用 | |
D. | 惯性是物体保持匀速运动或静止状态的特性,质量是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 |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揭示了原子核有复杂的结构 | |
B. | α、β和γ三种射线,α射线的穿透力最强 | |
C. | ${\;}_{92}^{238}$U衰变成${\;}_{82}^{206}$Pb要经过6次β衰变和8次α衰变 | |
D. | 根据玻尔理论可知,一群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能辐射出6种不同频率的光 | |
E. | 10个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在经一个半衰期后,一定有5个原子核发生衰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