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题目内容
放射性同位素
被考石学家称为“碳钟”,它可以用来断定古生物体的年代,此项研究获得1960年诺贝尔化学奖.①宇宙射线中高能量的中子碰到空气中的氮原子后,会形成
,
很不稳定,易发生衰变,其半衰期为5730年,放出β射线.试写出有关核反应方程.②若测得一古生物遗骸中
含量只有活体中的12.5%,则此遗骸的年代约有多少年?
试题答案
相关练习册答案
①
,
② 17190年
①
,
②活体中
含量不变,生物死亡后,
按其半衰期衰变化,设活体中
的含量为
ρ
0
,遗骸中为
ρ
,则由半衰期的定义,得
.故有
即
t
/
T
=3,
t
=3
T
=17190年.
练习册系列答案
手拉手单元加期末卷系列答案
高效课时练加测系列答案
高效课堂智能训练系列答案
一通百通精典考卷系列答案
全能金卷期末大冲刺系列答案
标准课堂练与考系列答案
培优辅导系列答案
文曲星跟踪测试卷系列答案
优加密卷系列答案
教学质量检测卷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经过6次α衰变和4次β衰变后成为稳定的原子核
B.发现中子的核反应方程是
C.200个
的原子核经过两个半衰期后剩下50个
D.
在中子轰击下生成
和
的过程中,原子核中的平均核子质量变小
(10分)核聚变能是一种具有经济性能优越、安全可靠、无环境污染等优势的新能源。近年来,受控核聚变的科学可行性已得到验证,目前正在突破关键技术,最终将建成商用核聚变电站。一种常见的核聚变反应是由氢的同位素氘(又叫重氢)和氚(又叫超重氢)聚合成氦,并释放一个中子。若已知氘原子的质量为2.0141u,氚原子的质量为3.0160u,氦原子的质量为4.0026u,中子的质量为1.0087u,1u = 1.66×10
-27
kg。
(1)写出氘和氚聚合的反应方程;
(2)试计算这个核反应释放出来的能量。(光速
c=
3.00×10
8
m/s,结果取二位有效数字)
用
α
粒子轰击某原子核
Z,产生一个
C和一个中子。由此可知
A.
x
=8,
y
=3
B.
x
=9,
y
=5
C.
x
=8,
y
=5 w_w
D.
x
=9,
y
=4
1919年,卢瑟福用α粒子撞击
14
N核,打出了质子.该核反应方程为:
+
→
+
.如图.
上述核反应可以用如下的模型来表示,运动的α粒子撞击一个静止的
14
N核,它们暂时形成一个整体(复合核),随即复合核迅速转化成一个质子和另一个原子核.已知复合核发生转化需要能量1.19 MeV.那么要想发生上述核反应,入射的α粒子的能量至少要多大?
1996年清华大学和香港大学的学生合作研制出太阳能汽车,该车是利用太阳能电池将所接受的太阳光转化为电能提供给电动机驱动汽车的.已知车上太阳能电池正对太阳时,电池加在电动机上的电压为
U
,通过的电流为
I
,电动机的直流电阻为
R
,太阳辐射能量的总功率为
P
,太阳光垂直照射到该太阳能电池的面板(接受太阳光能的装置)时,单位面积的辐射功率为
.问:
(1)此时电动机的效率=________________.
(2)假若太阳光在穿过太空及地球表面大气层到达地面时,沿途的能量损耗忽略不计,求太阳到地球的距离
r
(3)太阳辐射的能量实际上由质子参与的一系列反应产生,而这一系列的反应的总效果相当于下述核反应:
.若质子
,氦核
.正电
的质量分别为
,
,
,试求在1秒内参与上述热核反应的质子数目.
.如图所示为云室内用α粒子轰击氮核生成一个新核放出一个质子的图.则发生核反应前α粒子的径迹是______,核反应后生成的新核是______,新核的径迹是______,质子的径迹是______,核反应方程是_________.
下列原子核人工转变的核反应方程中产生的X不是代表中子的是( )
A.
2311
Na+
42
He→
2612
Mg+X
B.
2713
Al+
42
He→
3015
P+X
C.
168
O+
10
n→
167
N+X
D.
3014
Si+
11
H→
3015
P+X
太阳内部有多种热核反应,其中的一个反应方程是:
.
①若已知
的质量为m
1
,
的质量为m
2
,
的质量为m
3
,
的质量为m
4
,则这个反应释放的核能
=
.②若已知
H的平均结合能是2.78MeV,
H的平均结合能是1.09MeV,
He的平均结合能是7.03MeV, 则这个反应释放的核能
=
MeV。(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关 闭
试题分类
高中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初中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小学
数学
英语
其他
阅读理解答案
已回答习题
未回答习题
题目汇总
试卷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