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如图,某实验小组在实验室中利用水平气垫导轨和两光电门计时器A和B验证滑块M和钩码m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已知遮光条的宽度为d,先后通过A、B光电门的时间分别为△t1、△t2,滑块运动通过光电门B时,钩码未落地.
①本实验中需要用到的器材有
AB
AB
(填字母序号).
A.天平    B.刻度尺    C.打点计时器    
D.秒表    E.测力计
②验证本系统机械能守恒的原理表达式为
mgsAB=
1
2
(M+m)(
d
△t2
2-
1
2
(M+m)(
d
△t1
2
mgsAB=
1
2
(M+m)(
d
△t2
2-
1
2
(M+m)(
d
△t1
2
(用已知量和能直接测量的量表示).
③下列因素中可能增大实验误差的是
AD
AD
(填字母序号).
A.气垫导轨未调水平
B.滑块质量M和钩码质量m不满足m=M
C.遮光条宽度太小
D.两光电门间距过小.
分析:设遮光条前进了s,钩码的重力势能减少了:mgs,系统动能增加了:
1
2
(M+m)(
d
△t2
2-
1
2
(M+m)(
d
△t1
2
所以我们可以通过比较mgs和
1
2
(M+m)(
d
△t2
2-
1
2
(M+m)(
d
△t1
2的大小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解答:解:①A、需要天平测量质量,故A正确
B、需要刻度尺测量距离,故B正确
C、有了光电门计时器,不需要打点计时器呢,也不需要秒表呢.故C、D错误
E、不需要测力计,故E错误
故选:AB.
②滑块经过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可近似认为是滑块经过光电门的平均速度.
遮光条前进了s,钩码的重力势能减少了:mgsAB,系统动能增加了:
1
2
(M+m)(
d
△t2
2-
1
2
(M+m)(
d
△t1
2
验证本系统机械能守恒的原理表达式为mgsAB=
1
2
(M+m)(
d
△t2
2-
1
2
(M+m)(
d
△t1
2
③下列因素中可能增大实验误差的是
A.气垫导轨未调水平,M的重力势能也会改变,故A正确
B.滑块质量M和钩码质量m不满足m=M,对该实验没有影响,故B错误
C.遮光条宽度太小,有利于减小误差,故C错误
D.两光电门间距过小,有利于增大误差,故D正确
故选:AD.
故答案为:①AB
②mgsAB=
1
2
(M+m)(
d
△t2
2-
1
2
(M+m)(
d
△t1
2  ③AD
点评:物理实验如何变化,正确理解实验原理都是解答实验的关键,同时加强物理基本规律在实验中的应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2011?石景山区一模)(1)如图1所示,某同学为了测量截面为正三角形的三棱镜玻璃折射率,先在白纸上放好三棱镜,在棱镜的左侧插上两枚大头针
P1和P2,然后在棱镜的右侧观察到 P1和P2的像.当P1的像恰好被P2的像挡住时,插上大头针P3和P4,使P3挡住P1、P2的像,P4挡住P3和P1、P2的像.在纸上标出的大头针位置和三棱镜轮廓(实线)如图1所示.

①在答题卡的图1上画出对应的光路;
②为测出三棱镜玻璃的折射率,若以AB作为分界面,需要测量的量是
入射角θ1
入射角θ1
折射角θ2
折射角θ2
,并在图1上用符号标出,则该三棱镜玻璃折射率的计算公式是n=
sinθ1
sinθ2
sinθ1
sinθ2

③若在测量过程中,放置三棱镜的位置发生了微小的平移(移至图中的虚线位置,底边仍重合),仍以AB作为分界面,三棱镜玻璃折射率的测量值
大于
大于
其真实值(填“大于”、“小于”、“等于”).
(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图2所示的电路测量某蓄电池的电动势E和内电阻r.由于蓄电池的内阻很小,因此在电路中接入一个定值电阻R0=2.0Ω.闭合开关S,调整电阻箱R的阻值,读出电压表相应的示数U,得到数据如下表: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R/Ω 40.00 20.00 12.00 8.00 6.00 5.00
U/V 1.89 1.78 1.66 1.57 1.43 1.35
①为了准确地得出实验结论,该小组的同学准备用图象来处理实验数据.图象的纵坐标表示电压表读数U,则图象的横坐标表示的物理量应该是
电压U与电阻R的比值U/R(或电流I)
电压U与电阻R的比值U/R(或电流I)

②计算出与该组数据对应的物理量并填在答题卡的表格中;;
③请在图3所给的坐标纸中作图(要求在答题卡上答图2中作出图象),利用图象得到E=
2
2
V,r=
0.4
0.4
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