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科学规律的发现离不开科学探究,而科学探究可以分为理论探究和实验探究。下面我们追寻科学家的研究足迹用两种方法探究恒力做功和物体动能变化间的关系。
I.理论探究:根据牛顿运动定律和有关运动学公式,推导在恒定合外力的作用下,功与物体动能变化间的关系,请在答题纸上对应位置写出你的推导过程。
II.实验探究:①某同学的实验方案如图甲所示,他想用钩码的重力表示小车受到的合外力,为了减小这种做法带来的实验误差,你认为在实验中还应该采取的两项措施是:a ;b 。
②如图乙所示是某次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其中A、B、C、D、F、F是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距离如图。则打C点时小车的速度为 ;要验证合外力的功与动能变化间的关系,除位移、速度外,还要测出的物理量有 。
I推导见解析;Ⅱ①a.平衡摩擦力 b.钩码的重力远小于小车的总重力 ② 钩码的重力和小车的总质量
解析试题分析:Ⅰ推导:牛顿第二定律得F合=ma,由运动学公式得v22-v12=2ax,结合功的定义式W合 =F合x,三式联立得W合 =。
Ⅱ①平衡摩擦力就是让长木板的一端垫起一定的高度,给小车一个速度,小车能匀速下滑;钩码的重力远小于小车的总重力,只有满足这个关系,钩码对小车的拉力才近似等于钩码的重力。
②纸带上计算某点的瞬时速度,是根据匀变速运动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因此C点的瞬时速度为;钩码的重力就是拉力的大小,计算拉力的功必须要测量钩码的重力,要计算小车的动能就必须测量小车的总质量。
考点:本题考查动能定理的推导,验证合外力的功与物体动能之间的变化关系的实验。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
二极管是一种半导体元件,电路符号为,其特点是具有单向导电性。某实验小组要对一只二极管正向接入电路时的伏安特性曲线进行测绘探究。据了解,该二极管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50mA。
(1)该二极管外壳的标识模糊了,同学们首先用多用电表的电阻挡来判断它的正负极:当将红表笔接触二极管的左端、黑表笔接触二极管的右端时,发现指针的偏角比较小,当交换表笔再次测量时,发现指针有很大偏转,由此可判断_______ (填“左”或“右”)端为二极管的正极。
(2)实验探究中他们可选器材如下:
A.直流电源(电动势3V,内阻不计);
B.滑动变阻器(0?20Ω);
C.电压表(量程15V、内阻约80KΩ);
D.电压表(置程3V、内阻约50KΩ);
E.电流表(量程0.6A、内阻约1Ω);
F.电流表(量程50mA、内阻约50Ω);
G.待测二极管;
H.导线、开关。
为了提高测量精度,电压表应选用_______,电流表应选用_______。(填序号字母)
(3) 实验中测量数据如下表,请在坐标纸上画出该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
电流I/mA | 0 | 0 | 0.2 | 1.8 | 3.9 | 8.6 | 14.0 | 21.8 | 33.5 | 50.0 |
电压U/V | 0 | 0.50 | 0.75 | 1.00 | 1.25 | 1.50 | 1.75 | 2.00 | 2.25 | 2.50 |
![](http://thumb.zyjl.cn/pic5/tikupic/f2/3/f7lsf.jpg)
(4)同学们将该二极管与阻值为10Ω的定值电阻串联后接到电压恒为3V的电源两端,则 二极管导通时定值电阻的功率为_______W。
某些固体材料受到外力后除了产生形变,其电阻率也要发生变化,这种由于外力的作用而使材料电阻率发生变化的现象称为“压阻效应”。现用如图所示的电路研究某长薄板电阻Rx的压阻效应,已知Rx的阻值变化范围为几欧到几十欧,实验室中有下列器材:
A.电源E(3 V,内阻约为1 Ω) |
B.电流表Al (0.6 A,内阻r1=5 Ω) |
C.电流表A2(0.6 A,内阻r2约为1 Ω) |
D.开关S,定值电阻R0 =5Ω |
(2)在电阻Rx上加一个竖直向下的力F(设竖直向下为正方向),闭合开关S,记下电表读数,A1的读数为I1,A2的读数为I2,得Rx=____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
(3)改变力的大小,得到不同的Rx值,然后让力反向从下向上挤压电阻,并改变力的大小,得到不同的Rx值。最后绘成的图像如图所示,除观察到电阻Rx的阻值随压力F的增大而均匀减小外,还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F竖直向下时,可得Rx与所受压力F的数值关系是Rx=_____________________。
![](http://thumb.zyjl.cn/pic5/tikupic/f7/7/1zyzh3.jpg)
探究金属丝的电阻与长度关系的实验中,取一段粗细均匀的金属丝拉直后连接在A、B接线柱上,金属丝上安装一个可滑动的金属夹P.实验室提供了下列器材:电压表V(0-3V-15V)、电流表A(0-0.6 A-3A)、4V直流电源、滑动变阻器(0-20Ω)、刻度尺、开关和导线若干.
(1)用刻度尺测量金属丝AP段长度l,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AP段的电阻R,请你用笔划线代替导线,在图甲中用三根导线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前,应注意 .
(2)实验过程中,某次测量电压表、电流表指针偏转如图乙所示,则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读数分别为I= A,U= V.
(3)实验中测出AP段长度l以及对应的电阻值R如下表:
l/cm | 30.00 | 40.00 | 50.00 | 60.00 | 70.00 | 80.00 |
R/Ω | 2.1 | 2.9 | 3.5 | 4.2 | 5.0 | 5.7 |
![](http://thumb.zyjl.cn/pic5/tikupic/79/9/1kaua4.png)
(4)某实验小组在实验中,调节金属夹P时,发现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的示数为零,原因可能是 .
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某同学经历了以下实验步骤:
A.用铅笔和直尺在白纸上从O点沿着两细绳方向画直线,按一定标度作出两个力F1和F2的图示,以F1、F2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F1、F2所夹的对角线表示的力F; |
B.只用一个测力计,通过细绳把橡皮筋与细绳的连接点拉到同样的位置O; |
C.用铅笔记下O点的位置和两条细绳的方向,读出两个弹簧秤的示数; |
D.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垫一张白纸并用图钉固定,把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板上A点,用两条细绳连接在橡皮筋的另一端,通过细绳同时用两个测力计互成角度地拉橡皮筋,使橡皮筋与细绳的连接点到达某一位置O; |
![](http://thumb.zyjl.cn/pic5/tikupic/fc/1/r9pgd.png)
F.改变两测力计拉力的大小和方向,多次重复实验,根据实验得出结论。
(1)将以上实验步骤按正确顺序排列,应为 (填选项前的字母)。
(2)在物理学中跟力一样,运算时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的物理量还有 (至少写出两个,要求写名称,不得用符号表示)。
某同学利用竖直上抛小球的频闪照片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频闪仪每隔0.05s闪光一次,图中所标数据为实际距离,该同学通过计算得到不同时刻的速度如下表所示(当地重力加速度取9.80m/s2,小球质量m=0.200kg,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时刻 | ![]() | ![]() | ![]() | ![]() |
速度(m/s) | 4.99 | 4.48 | 3.98 | |
![](http://thumb.zyjl.cn/pic5/tikupic/19/8/km0cu1.png)
(2)从t2到t5时间内,重力势能增量
![](http://thumb.zyjl.cn/pic5/tikupic/f9/9/1zmqs3.png)
![](http://thumb.zyjl.cn/pic5/tikupic/bb/4/1mdwm4.png)
(3)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若
![](http://thumb.zyjl.cn/pic5/tikupic/f9/9/1zmqs3.png)
![](http://thumb.zyjl.cn/pic5/tikupic/bb/4/1mdwm4.png)
![](http://thumb.zyjl.cn/pic5/tikupic/f9/9/1zmqs3.png)
![](http://thumb.zyjl.cn/pic5/tikupic/bb/4/1mdwm4.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