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5.在下列各组的两个现象中都表现出光具有波动性的是( )A. | 光的折射现象、色散现象 | B. | 光的反射现象、干涉现象 | ||
C. | 光的衍射现象、偏振现象 | D. | 光的直线传播现象、多普勒效应 |
分析 光的粒子性能够很好的解释光的直线传播、反射、折射和色散;光的波动性能够很好的解释光的干涉和衍射和偏振;光电效应证明了光具有粒子性.
解答 解:A、光的粒子性能够很好的解释光的直线传播、反射、折射,色散是光的折射造成的,故光的直线传播、反射、折射和色散证明了光的粒子性;故ABD错误.
B、光的波动性能够很好的解释光的干涉和衍射,偏振是横波特有的现象,故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证明了光具有波动性,故C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波粒二象性所对应的现象,要明确哪些现象对应的光的粒子性;哪些现象对应了光的波动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12.关于重力势能与重力做功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物体克服重力做功,重力势能减少 | |
B. | 重力势能等于零的物体,不可能对别的物体做功 | |
C. | 重力做功与物体的运动路径无关 | |
D. | 在同一高度,将物体以等大速度向不同的方向抛出,从抛出到落地的过程中,重力做的功相等,物体所减少的重力势能也相等 |
9.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时,不变的是( )
A. | 线速度 | B. | 加速度 | C. | 合外力 | D. | 角速度 |
10.如图用插针法测定玻璃的折射率的实验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 | P1、P2及P3、P4之间的距离适当大一些,可以减小误差 | |
B. | 入射角不能太大,因为折射光线会在玻璃砖的内表面发生全发射,使实验无法进行 | |
C. | 玻璃砖的宽度宜大些 | |
D. | 可以直接用铅笔沿玻璃砖边缘画出边界aa,和bb |
17.一个质子以1.0×107m/s的速度撞入一个静止的铝原子核后被俘获,铝原子核变为硅原子核,已知铝核的质量是质子的27倍,硅核的质量是质子的28倍,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 核反应方程为${\;}_{13}^{27}$Al+${\;}_{1}^{1}$H→${\;}_{14}^{28}$Si | |
B. | 核反应方程为${\;}_{13}^{27}$Al+${\;}_{0}^{1}$n→${\;}_{14}^{28}$Si | |
C. | 硅原子核速度的数量级为107m/s,方向跟质子的初速度方向一致 | |
D. | 硅原子核速度的数量级为105m/s,方向跟质子的初速度方向一致 |
15.如图所示,匀质杆AB一端支在地上,另一端受一水平力F作用,杆呈静止状态,则地面对杆AB作用力的方向为( )
A. | 总是偏向杆的左侧,如F4 | B. | 总是偏向杆的右侧,如F2 | ||
C. | 总是沿着杆的方向,如F3 | D. | 总是垂直于地面向上,如F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