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Ⅰ、如图1甲所示,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某同学进行实验的主要步骤是:将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的A点,另一端拴上两根绳套,每根绳套分别连着一个弹簧测力计.沿着两个方向拉弹簧测力计,将橡皮筋的活动端拉到某一位置,将该位置标记为O点,读取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记录为F1、F2,并用笔在两绳的拉力方向上分别标记a、b两点,分别将其与O点连接,表示两力的方向.再用一个弹簧测力计将橡皮筋的活动端仍拉至O点,记录其拉力F的大小并用上述方法记录其方向.

(1)用一个弹簧测力计将橡皮筋的活动端仍拉至O点,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
(2)这位同学在实验中确定分力方向时,图1甲所示的a点标记得不妥,其原因是______.
(3)图1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作出的力的图示,其中______是F1和F2合力的实际测量值.
Ⅱ、“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的实验中,选用的螺旋弹簧如图2甲所示.
(1)将弹簧的上端O点固定悬吊在铁架台上,旁边置一刻度尺,刻度尺的零刻线跟O点对齐,在弹簧的下端A处做一标记(如固定一个指针).在弹簧下端的挂钩上挂上钩码(每个钩码的质量都是50g),指针在刻度尺上指示的刻度为x.逐个增加所挂钩码的个数,刻度x随挂钩上的钩码的重量F而变化,几次实验测得相应的 F、x各点已描绘在图2乙中.由图象得出弹簧的劲度系数kA=______N/m.(结果取两位有效数字);此弹簧的弹力大小F跟弹簧伸长量△x的关系是______.
(2)如果将指针固定在A点的下方P处,再作出x随F变化的图象,得出弹簧的劲度系数与kA相比,可能是______
A.大于kA B.等于kA C.小于kA    D.无法确定
(3)如果将指针固定在A点的上方Q处,再作出x随F变化的图象,得出弹簧的劲度系数与kA相比,可能是______
A.大于kA B.等于kA    C.小于kA D.无法确定.

解:Ⅰ、(1)两次拉到同一位置可以保证前后两次作用力的效果相同;
(2)由图可知,o、a两点距离太近,画力的方向时容易产生误差,应使a离o远一些;
(3)实际测量值一定与AO在同一直线上,而另一合力是由平行四边形得出的,一定为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故F为实际测量值,F′为实验值
Ⅱ、(1)由胡克定律:F=kx可知图象的斜率倒数表示劲度系数,
所以由图象可以解出劲度系数k===32N/m
所以弹簧的弹力大小F跟弹簧伸长量△x的关系是F=32△x
(2)如果将指针固定在A点的下方P处,弹簧的劲度系数不变,得出弹簧的劲度系数仍等于kA,故B正确.
(3)如果将指针固定在A点的上方Q处,由于选用的弹簧变短,则弹簧的劲度系数变大,得出弹簧的劲度系数与kA相比,要大于kA,故A正确.
故答案为:Ⅰ、(1)与F1、F2共同作用的效果相同
(2)O、a两点太近,误差大 (3)F
Ⅱ、(1)32,F=32△x
(2)B (3)A
分析:Ⅰ、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需要我们让两次拉时的效果相同,且需要记录下拉力的大小及方向;分析两个合力的来源可知实验值及真实值;在找出力的方向时,应使两点距离大一些,这样可以减小误差.
Ⅱ、根据胡克定律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弹力的大小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所以每挂一个钩码拉力增加量相同,弹簧的增加的长度也相同;作图过程中根据胡克定律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弹力的大小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可知画出弹簧弹力F与其伸长量x间关系的F-x图象应为一条倾斜直线.根据F-x图象解斜率即可得到劲度系数.
点评:(1)本题是对基础内容的考查,应注意分析实验的原理及数据处理方法;而最后一问为误差分析,可以根据实验中的要求进行分析.
(2)应用胡克定律注意弹簧的形变量既可以是弹簧的伸长量又可以是压缩量,解题时注意弹簧是被拉长还是被压缩.
涓€棰樹竴棰樻壘绛旀瑙f瀽澶參浜�
涓嬭浇浣滀笟绮剧伒鐩存帴鏌ョ湅鏁翠功绛旀瑙f瀽
绔嬪嵆涓嬭浇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Ⅰ、如图1甲所示,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某同学进行实验的主要步骤是:将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的A点,另一端拴上两根绳套,每根绳套分别连着一个弹簧测力计.沿着两个方向拉弹簧测力计,将橡皮筋的活动端拉到某一位置,将该位置标记为O点,读取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记录为F1、F2,并用笔在两绳的拉力方向上分别标记a、b两点,分别将其与O点连接,表示两力的方向.再用一个弹簧测力计将橡皮筋的活动端仍拉至O点,记录其拉力F的大小并用上述方法记录其方向.

(1)用一个弹簧测力计将橡皮筋的活动端仍拉至O点,这样做的目的是
与F1、F2共同作用的效果相同
与F1、F2共同作用的效果相同

(2)这位同学在实验中确定分力方向时,图1甲所示的a点标记得不妥,其原因是
O、a两点太近,误差大
O、a两点太近,误差大

(3)图1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作出的力的图示,其中
F
F
是F1和F2合力的实际测量值.
Ⅱ、“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的实验中,选用的螺旋弹簧如图2甲所示.
(1)将弹簧的上端O点固定悬吊在铁架台上,旁边置一刻度尺,刻度尺的零刻线跟O点对齐,在弹簧的下端A处做一标记(如固定一个指针).在弹簧下端的挂钩上挂上钩码(每个钩码的质量都是50g),指针在刻度尺上指示的刻度为x.逐个增加所挂钩码的个数,刻度x随挂钩上的钩码的重量F而变化,几次实验测得相应的 F、x各点已描绘在图2乙中.由图象得出弹簧的劲度系数kA=
32
32
N/m.(结果取两位有效数字);此弹簧的弹力大小F跟弹簧伸长量△x的关系是
F=32△x
F=32△x

(2)如果将指针固定在A点的下方P处,再作出x随F变化的图象,得出弹簧的劲度系数与kA相比,可能是
B
B

A.大于kA B.等于kA C.小于kA       D.无法确定
(3)如果将指针固定在A点的上方Q处,再作出x随F变化的图象,得出弹簧的劲度系数与kA相比,可能是
A
A

A.大于kA B.等于kA       C.小于kA D.无法确定.
(2010?重庆模拟)(1)判断一下列有关高中物理实验的描述是否正确?用“正确”或“错误”表示你的判断,如果有错,请说明你的判断理由.
A.“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中,不需要用天平测出下落重锤的质量;
正确
正确

B.“研究匀变速运动”实验中,如果交流电的频率为51Hz,计算加速度的值时仍按50Hz计算,将导致测量值偏大;
错误
错误

C.“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实验中,对停表读数时漏掉了小刻度盘(分针)的数字,将导致重力加速度的测量值比实际值偏大.
正确
正确

(2)如图1甲所示为一黑箱装置,盒内有电源、电阻等元件,a、b为黑箱的两个输出端.
①为了探测黑箱,某同学进行了以下测量:
A.用多用电表的电压挡测量a、b间的输出电压;
B.用多用电表的电阻挡测量a、b间的电阻;
你认为这个同学以上测量中不妥的有(选填字母)
B
B
,理由是
不能用电阻档直接测量含电源电路的电阻
不能用电阻档直接测量含电源电路的电阻

②含有电源的黑箱相当于一个“等效电源”,a、b是等效电源的两极.为了测定这个等效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该同学设计了如图1乙所示的电路,调节变阻器的阻值,记录下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并在如图2所示的方格纸上建立了U-I坐标,根据实验数据画出了坐标点,如图所示.请你作进一步处理,并由图求出等效电源的电动势E=
1.45
1.45
V,内阻r=
0.73Ω
0.73Ω

采用此测量电路听测得的电动势与实际值相比
偏小
偏小
,〔选填“偏大”、“偏小”和“相同”,原因是
由于电压表的分流,使测得的电流比实际通过电源的电流小,根据E=U+Ir可知测得的电压比真实值小
由于电压表的分流,使测得的电流比实际通过电源的电流小,根据E=U+Ir可知测得的电压比真实值小

Ⅰ、如图1甲所示,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某同学进行实验的主要步骤是:将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的A点,另一端拴上两根绳套,每根绳套分别连着一个弹簧测力计.沿着两个方向拉弹簧测力计,将橡皮筋的活动端拉到某一位置,将该位置标记为O点,读取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记录为F1、F2,并用笔在两绳的拉力方向上分别标记a、b两点,分别将其与O点连接,表示两力的方向.再用一个弹簧测力计将橡皮筋的活动端仍拉至O点,记录其拉力F的大小并用上述方法记录其方向.

(1)用一个弹簧测力计将橡皮筋的活动端仍拉至O点,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
(2)这位同学在实验中确定分力方向时,图1甲所示的a点标记得不妥,其原因是______.
(3)图1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作出的力的图示,其中______是F1和F2合力的实际测量值.
Ⅱ、“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的实验中,选用的螺旋弹簧如图2甲所示.
(1)将弹簧的上端O点固定悬吊在铁架台上,旁边置一刻度尺,刻度尺的零刻线跟O点对齐,在弹簧的下端A处做一标记(如固定一个指针).在弹簧下端的挂钩上挂上钩码(每个钩码的质量都是50g),指针在刻度尺上指示的刻度为x.逐个增加所挂钩码的个数,刻度x随挂钩上的钩码的重量F而变化,几次实验测得相应的 F、x各点已描绘在图2乙中.由图象得出弹簧的劲度系数kA=______N/m.(结果取两位有效数字);此弹簧的弹力大小F跟弹簧伸长量△x的关系是______.
(2)如果将指针固定在A点的下方P处,再作出x随F变化的图象,得出弹簧的劲度系数与kA相比,可能是______
A.大于kA B.等于kA C.小于kA       D.无法确定
(3)如果将指针固定在A点的上方Q处,再作出x随F变化的图象,得出弹簧的劲度系数与kA相比,可能是______
A.大于kA B.等于kA       C.小于kA D.无法确定.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