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题目内容
根据电荷守恒定律,使两个相同的金属球A、B分别带+5q和-q的电荷,把它们接触后分开,则A带电量为( )
A.-4q B.+2q C.+4q D.-2q
试题答案
相关练习册答案
B
试题分析:两个金属球所带电荷量先中和再均分。
故选B
点评:容易题。完全相同的两个带电体接触,净电荷平均分配.
练习册系列答案
智多星寒假生活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系列答案
寒假天地河北教育出版社系列答案
智乐文化中考备战系列答案
中考妙策33套汇编系列答案
文轩致胜中考系列答案
快乐假期高考状元假期学习方案寒假系列答案
创新学习寒假作业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系列答案
寒假零距离系列答案
高效中考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系列答案
新编高中假期作业四川师范大学电子出版社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元电荷是表示跟电子或质子所带电量数值相等的电量
B.电场线是假想的,它们一定不会相交
C.元电荷就是点电荷
D.电场线越密,电场强度越大;沿着电场线方向,电势越来越低
一个元电荷的电量是____________C, 3.2×10
-8
C电量有____________个基元电荷。
完全相同的金属小球
A.B,A带电量为+16Q,B球带电量为-8Q。现将A与B接触后离开,则A、B两球的带电量分别为( )
A. -8Q,+16Q
B.+8Q,+8Q
C.+4Q,+4Q
D.-4Q,-4Q
吉尔伯特制作了第一只验电器,后来,英国人格雷改进了验电器,其结构如图1所示。验电器原来带正电,如果用一根带大量负电的金属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金属箔的张角将( )
A.先变小后变大
B.变大
C.变小
D.先变大后变小
关于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的实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摩擦起电说明电荷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B.摩擦起电现象说明机械能可以转化为电能,也说明通过做功可以创造出电荷
C.感应起电说明不接触就能产生电荷
D.感应起电说明电荷可以从带电的物体转移到原来不带电的物体
使物体带电一共有三种方式,即接触起电、摩擦起电、感应起电。摩擦起电时,某些物体失去
而带
电荷,而另一些物体得到
而带
电荷。因此得到下述结论,在摩擦起电过程中,并没有
,即电荷是守恒的。
用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和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都能吸引轻小物体,这是因为( )
A.被摩擦过的玻璃棒和橡胶棒一定带上了电荷
B.被摩擦过的玻璃棒和橡胶棒一定带上了同种电荷
C.被吸引的轻小物体一定是带电体
D.被吸引的轻小物体一定不是带电体
关于元电荷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元电荷就是电子
B.元电荷是自然界中真实存在的一种实物粒子
C.元电荷是表示跟电子所带电荷量数值相等的电荷量
D.物体所带的电荷量只能是元电荷的整数倍
关 闭
试题分类
高中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初中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小学
数学
英语
其他
阅读理解答案
已回答习题
未回答习题
题目汇总
试卷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