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某电子元件S上标有“3.8V,0.3A”字样,为测定其伏安特性曲线,某同学使用了如下器材:待测元件S
电源E(电动势为4V,内阻r=1Ω)
电流表A(量程0~0.6A,约1Ω)
电压表V(量程0~5V,约50kΩ
滑动变阻器R(O~10Ω)
开关和导线若干.
(1)如图1所示给出的四个电路原理图中,你认为合理的是______
(2)实验中测得S两端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数据如下表所示
U/V | 0.20 | 0.89 | 1.70 | 2.42 | 3.10 | 3.80 | |
I/A | 0.07 | 0.15 | 0.21 | 0.25 | 0.28 | 0.30 |
(4)若将S与电源E(电动势4V,内阻r=1Ω)、电阻箱R1组成一闭合电路,电路如图3所示,则当电阻箱阻值为7Ω时,元件S消耗的功率为______ W.(计算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答案】分析:(1)描绘伏安特性曲线,电压与电流应从零开始变化,滑动变阻器应采用分压接法;根据待测电阻与电表内阻的关系确定电流表的接法,然后选择实验电路图.
(3)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在坐标系中描出对应的点,然后用平滑的曲线把各点连接起来,得到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线,曲线每一点的切线斜率大小等于该点元件的电阻,由图象判断元件电阻随温度变化的关系.
(4)在坐标系内作出电源的U-I图象,由图象与元件图象的交点求出电路电流与路端电压,由P=UI求出外电路功率,由P=I2R求出电阻箱消耗的功率,最后求出元件S的功率.
解答:解:(1)描绘伏安特性曲线,电压与电流应从零开始变化,滑动变阻器应采用分压接法;
元件电阻约为R=≈12.7Ω,==12.7,=≈3937,>,
则电流表应采用外接法,因此实验电路应选C.
(3)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在坐标系中描出对应的点,然后用平滑的曲线把各点连接起来,得到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随元件电流随电压的增大增大,由P=UI可知,元件实际功率随电压增大而变大,元件温度升高,由图象可知,随电压增大,元件电阻变大,由此可知,元件S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4)在坐标系中作出电源的U-I图象,与元件S图象交点的电流I=0.29A,电压U=3.7V,
则外电路总功率P=UI=3.7V×0.29A=1.073W,电阻箱功率PR′=I2R′=(0.29A)2×7Ω=0.5887W,
元件S的功率PS=P-PR′=1.073W-0.5887W≈0.49W;
故答案为:(1)C;(3)如图所示;增大;(4)0.49.
点评:本题考查了实验电路的选择、作图象、求元件的电功率等问题;确定滑动变阻器与电流表的接法是正确设计实验电路的关键;求元件电功率,应该使用图象法,这是处理实验数据的常用方法.
(3)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在坐标系中描出对应的点,然后用平滑的曲线把各点连接起来,得到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线,曲线每一点的切线斜率大小等于该点元件的电阻,由图象判断元件电阻随温度变化的关系.
(4)在坐标系内作出电源的U-I图象,由图象与元件图象的交点求出电路电流与路端电压,由P=UI求出外电路功率,由P=I2R求出电阻箱消耗的功率,最后求出元件S的功率.
解答:解:(1)描绘伏安特性曲线,电压与电流应从零开始变化,滑动变阻器应采用分压接法;
元件电阻约为R=≈12.7Ω,==12.7,=≈3937,>,
则电流表应采用外接法,因此实验电路应选C.
(3)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在坐标系中描出对应的点,然后用平滑的曲线把各点连接起来,得到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随元件电流随电压的增大增大,由P=UI可知,元件实际功率随电压增大而变大,元件温度升高,由图象可知,随电压增大,元件电阻变大,由此可知,元件S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4)在坐标系中作出电源的U-I图象,与元件S图象交点的电流I=0.29A,电压U=3.7V,
则外电路总功率P=UI=3.7V×0.29A=1.073W,电阻箱功率PR′=I2R′=(0.29A)2×7Ω=0.5887W,
元件S的功率PS=P-PR′=1.073W-0.5887W≈0.49W;
故答案为:(1)C;(3)如图所示;增大;(4)0.49.
点评:本题考查了实验电路的选择、作图象、求元件的电功率等问题;确定滑动变阻器与电流表的接法是正确设计实验电路的关键;求元件电功率,应该使用图象法,这是处理实验数据的常用方法.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