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6.如图所示,小球由静止下落0.20m后与斜面上的A点碰撞弹起后又落到斜面上的B点.已知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θ=45°,g取1Om/s2,碰撞前后没有能量损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斜面上AB两点间的距离是1m
B.小球落到斜面上B点时速度大小为6m/s
C.小球做抛体运动的时间刚好是自由落体运动时间的2倍
D.小球落到斜面上B点时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夹角刚好为60°

分析 根据自由落体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求出小球从起点运动到A点的时间.
小球与A点碰撞后做平抛运动,求出平抛运动的初速度,抓住平抛运动的水平位移和竖直位移相等求出平抛运动的时间,从而得出平抛运动到B点竖直方向上的分速度,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定则求出小球落到B点的速度大小.

解答 解:小球下降过程中,做自由落体运动,落到斜面A点的速度为v,
满足:2gh=v2
解得:$v=\sqrt{2gh}$=$\sqrt{2×10×0.2}=2$m/s
到达A点的时间:${t}_{1}=\sqrt{\frac{2h}{g}}=\sqrt{\frac{2×0.2}{10}}=0.2$s
小球从A到B做平抛运动,设A到B的时间为t2
竖直方向:${x}_{AB}sinθ=\frac{1}{2}g{t}_{2}^{2}$
水平方向:xABcosθ=vt2
解得:t=0.4s
竖直方向的分速度:vy=gt2=10×0.4=4m/s
所以B点的速度为:${v}_{B}=\sqrt{{v}^{2}+{v}_{y}^{2}}=\sqrt{{2}^{2}+{4}^{2}}=2\sqrt{5}$m/s.
A、斜面上AB两点间的距离是:${x}_{AB}=\sqrt{2}v{t}_{2}=\sqrt{2}×2×0.4=0.8\sqrt{2}$m.故A错误;
B、由以上的计算可知,小球落到斜面上B点时速度大小为2$\sqrt{5}$m/s.故B错误;
C、由以上的计算可知,小球做抛体运动的时间是0.4s,刚好是自由落体运动时间0.2s的2倍.故C正确;
D、小球落到斜面上B点时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夹角:tanθ=$\frac{{v}_{y}}{v}=\frac{4}{2}=2$,所以θ≠60°.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该题涉及两个过程,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的运动规律,结合运动学公式灵活求解.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16.在“验证牛顿运动定律”的实验中,采用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及车中砝码的质量用M表示,盘及盘中砝码的质量用m表示,小车的加速度可由小车后拖动的纸带打上的点计算出.
(1)当M与m的大小关系满足m<<M时,才可以认为绳对小车的拉力大小等于盘及盘中砝码的重力.

(2)为了消除小车与水平木板之间摩擦力的影响应采取的做法是C;
A.将木板不带滑轮的一端适当垫高,使小车在钩码拉动下恰好做匀速运动
B.将木板带滑轮的一端适当垫高,使小车在钩码拉动下恰好做匀速运动
C.将木板不带滑轮的一端适当垫高,在不挂钩码的情况下使小车恰好做匀速运动
D.将木板不带滑轮的一端适当垫高,在不挂钩码的情况下使小车能够静止在木板上
(3)在实验中,得到一条打点的纸带,如图2所示,已知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且间距x1、x2、x3、x4、x5、x6已量出,则小车加速度的表达式为a=$\frac{({x}_{6}+{x}_{5}+{x}_{4})-({x}_{3}+{x}_{2}+{x}_{1})}{9{T}^{2}}$;
(4)一组同学在做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实验时,保持盘及盘中砝码的质量一定,改变小车及车中砝码的质量,测出相应的加速度,采用图象法处理数据.为了比较容易地检查出加速度a与质量M的关系,应该做a与$\frac{1}{M}$的图象.
(5)如图3(a),甲同学根据测量数据做出的a-F图线,说明实验存在的问题是平衡摩擦时倾角过大.
(6)乙、丙同学用同一装置做实验,画出了各自得到的a-F图线,如图3(b)所示,两个同学做实验时的哪一个物理量取值不同?车与车内砝码的总质量.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