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2.如图所示,金属环A用轻绳悬挂,与通电长直螺线管共轴,并位于其左侧,若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P向左移动,则金属环A将向左(填“左”或“右”)运动,并有收缩(填“收缩”或“扩张”)趋势.分析 由滑片的移动可知滑动变阻器接入电阻的变化,由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电流的变化,即可得出磁场的变化及穿着线圈的磁通量的变化,则由楞次定律可得出线圈中磁场的方向,从而得出线圈的运动及形状的变化.
解答 解:变阻器滑片P向左移动,电阻变小,电流变大,据楞次定律,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与原电流磁场方向相反,故相互排斥,则金属环A将向左运动,
因磁通量增大,金属环A有收缩趋势.
故答案为:左,收缩.
点评 楞次定律可简单地记为:“增反减同”、“来拒去留”;楞次定律的应用一定注意不要只想着判断电流方向,应练习用楞次定律去判断导体的运动及形状的变化.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17.光滑水平面上有一个质量为M=2kg的木块,木块上有一个半径为R的圆弧形凹槽,凹槽的底部到木块的上表面的高度h=0.4R,凹槽内放着一个质量为m=1kg的光滑球,取g=10m/s2,现给木块一个水平向右的外力为保证小球随凹槽一起加速而不脱离木块,外力F的大小不能超过( )
A. | 30N | B. | 50N | C. | 40N | D. | 70N |
3.关于原子核的结合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 核子结合成原子核时核力做正功,将放出能量,这部分能量等于原子核的结合能 | |
B. | 原子核的结合能等于使其分解为核子所需的最小能量 | |
C. | 一重原子核衰变成α粒子和另一原子核,衰变产物的结合能之和一定大于原来重核的结合能 | |
D. | 结合能是由于核子结合成原子核而具有的能量 | |
E. | 核子结合成原子核时,其质量亏损所对应的能量大于该原子核的结合能 |
20.马航客机失联牵动全世界人的心,最后确定失事地点位于南纬31°52′东经115°52′的澳大利亚西南城市珀斯附近的海域.若有一颗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卫星,每天上午同一时刻在该区域的正上方海面照像,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该卫星轨道平面可能与南纬31°52′所确定的平面共面 | |
B. | 该卫星可能是通过地球南北两极上方的极地卫星 | |
C. | 该卫星离地面越高,拍摄时对整个地球的视角越小 | |
D. | 地球自转周期一定是该卫星运行周期的整数倍 |
7.如图所示,空间有一电场,电场中有两个点a和b.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电场是匀强电场 | |
B. | a点的电场强度比b点的大 | |
C. | b点的电场强度比a点的大 | |
D. | 正电荷在a、b两点受电场力方向相同 |
1.2015年2月7日,木星发生“冲日”现象,“木星冲日”是指木星和太阳正好分处地球的两侧,三者成一条直线,木星和地球绕太阳公转的方向相同,公转轨迹都近似为圆,设木星公转半径为R1,周期为T1;地球公转半径为R2,周期为T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frac{T_1}{T_2}={({\frac{R_1}{R_2}})^{\frac{2}{3}}}$ | |
B. | $\frac{T_1}{T_2}={({\frac{R_1}{R_2}})^{\frac{3}{2}}}$ | |
C. | “木星冲日”这一天象的发生周期为$\frac{{2{T_1}{T_2}}}{{{T_1}-{T_2}}}$ | |
D. | “木星冲日”这一天象的发生周期为$\frac{{{T_1}{T_2}}}{{{T_1}-{T_2}}}$ |
2.如图所示,MN是介质Ⅰ和介质Ⅱ的交界面,介质Ⅰ中的光源S发出的一束光照射在交界面的O点后分成两束光OA和OB,若保持入射点O不动,将入射光SO顺时针旋转至S1O的位置,则在旋转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光线OB逐渐减弱且可能消失 | B. | 光线OB逆时针旋转且逐渐减弱 | ||
C. | 光线OA逆时针旋转且逐渐减弱 | D. | 介质Ⅰ可能是光疏介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