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题目内容
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为50Hz时,振针每隔
_______
s打一个点。现用打点计时器测定物体的速度,当实际的电源频率低于50Hz时,如果仍按50Hz来计算,则测得的速度值将比真实值偏
。
试题答案
相关练习册答案
0.02
大
略
练习册系列答案
中考大提速系列答案
中考专题通系列答案
中考第三轮复习冲刺专用模拟试卷系列答案
中考攻略中考及会考真题汇编系列答案
培优口算题卡系列答案
开心口算题卡系列答案
口算题卡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系列答案
黄冈状元成才路口算题卡系列答案
趣味数学口算题卡系列答案
同步口算题卡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气垫导轨的原理是利用从导轨表面小孔喷出的压缩空气,在滑块与导轨之间形成很薄的空气膜,使滑块与导轨不直接接触。因此在实验中滑块的运动可以近似看成无摩擦运动。如图是简化的气垫导轨的示意图。
某同学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实验中,在气垫导轨末端固定一个光电门,滑块上有一遮光板,宽板为△L(△L很小),光电门可记录遮光板经过光电门时的遮光时间△t,实验操作和处理如下:
(1)把导轨的一端用一块木块垫起,使滑块从导轨的顶端由静止滑下,遮光板经过光电门的时间
,滑块经过光电门时的速度
= 。
(2)保持滑块的质量一定,在导轨的一端分别垫二块、三块……相同的木块,滑块每次从同一位置滑下,并测出经过光电门的速度v0当分别垫一块和三块木块时,滑块所受合外力之比为 。
(3)只要验证
与合外力F成 比(填“正”或“反”)的关系,即可验证当质量不变时a与F成正比。
(4)导轨一端垫四块木块时,滑块质量为m,滑块所受合外力为F0要保证F不变,导轨一端垫两块木块时,滑块质量为____ 。
理想实验是科学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它把可靠事实和理论思维结合起来,可以深刻地揭示自然规律。以下实验中属于理想实验的是 ( )
A.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
B.伽利略的斜面实验
C.用打点计时器测物体的加速度
D.利用自由落体运动测定反应时间
如图所示,在用斜槽轨道做“探究平抛运动的规律”的实验时让小球多次沿同一轨道运动,通过描点法画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轨迹。
为了能较准确地描出运动轨迹,下面列出了一些操作要求,不正确的是( )
通过调节使斜槽的末端保持水平
每次释放小球的位置可以不同
每次必须由静止释放小球
小球运动时不应与木板上的白纸(或方格纸)相接触
下图中A、B、C、D为某同学描绘的平抛运动轨迹上的几个点,已知方格边长为L。则小球的初速度v
0
:B点的速度大小v
b
。(重力加速度为g)
(1)(6分)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时,某同学得到一条用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并在其上取了
A
、
B
、
C
、
D
、
E
、
F
等6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点,本图中没有画出)打点计时器接的是50 Hz的交变电流。他把一把毫米刻度尺放在纸带上,其零刻度和计数点
A
对齐(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①由以上数据计算打点计时器在打
C
点时,物体的即时速度
v
C
是___________m/s;
②计算该物体的加速度
a
为____________m/s
2
。
(2)甲、乙两个实验小组选用下面不同的实验器材完成“测定金属丝的电阻率”的实验,除待测金属丝(金属丝的电阻
R
x
约为3Ω)外,实验室还备有的实验器材如下:
A.电压表V
1
(量程3V,内阻约为15kΩ)
B.电压表V
2
(量程l5V,内阻约为75 kΩ)
C.电流表A
1
(量程3A,内阻约为0.2 Ω)
D.电流表A
2
(量程600mA,内阻约为1Ω)
E.滑动变阻器
R
1
(0~100Ω,0.6 A)
F.滑动变阻器
R
2
(0~2000Ω,0.1 A)
G.输出电压为3V的直流稳压电源
E
H.螺旋测微器(千分尺)、刻度尺
I.电阻箱
J.开关S,导线若干
甲组根据选用的器材设计了(a)、(b)两个测电阻的电路图。则:
①为减小实验误差,甲组同学还选用的实验器材有(填代号)______________。选用的电路图____ (选填“(a)”或“(b)”),但用该电路电阻的测量值将________真实值。
②若用刻度尺测得金属导线长度为
l=
60.00 cm,用螺旋测微器测得金属丝的直径及两表的示数分别如图所示,则金属丝的直径为
d=
____________________mm。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分别为
I
=________A和
U
=_______V。用上述测量数据可计算出电阻率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组同学仍用螺旋测微器测得金属丝的直径,记为
d
,实物电路如右图。实验时他们记录了在电阻箱阻值一定的情况下,金属丝接入不同的长度
L
和对应的电流
I
的值,接下来在坐标纸上画出了
-
L
的关系图线由于是直线,设其斜率为
k
,直流稳压电源的输出电压为
U
,则计算金属丝电阻率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用
k
、
d
、
U
表示)
在利用牛顿管“研究重力作用下物体的运动”实验中,两次实验情景如图(a)、(b)所示,其中,图________是已抽成真空的情景;观察两次实验现象,得到的科学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下图所示装置做“研究有固定转动轴物体平衡条件”的实验,力矩盘上各同心圆的间距相等。
(1)(多选题)在用细线悬挂钩码前,以下措施中必要的是( )
A.判断力矩盘是否处在竖直平面
B.判断横杆MN是否严格保持水平
C.判断力矩盘与转轴间的摩擦是否足够小
D.判断力矩盘的重心是否位于盘中心
(2)在A、B二点分别用细线悬挂钩码,M、C两点用弹簧秤连接后,力矩盘平衡(如图所示),已知每个钩码所受的重力为0.50N,则由力矩平衡条件可推算出弹簧秤的示数为________N(已知弹簧秤的最小刻度是0.1N)。
(3)在实验装置装配时,经检验发现,质量为m,半径为R的力矩盘的重心在圆盘上的C点,且重心C与盘心O的距离为r。因此,甲认为可通过在A
位置粘适量橡皮泥的方法来调整重心到O上,乙认为可通过在BC之间挖掉一点木屑的方法来调整重心到O上;而丙认为还有一种不需调整力矩盘重心的位置也能进行实验的方法,就是在实验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探究“弹簧的弹力与伸长的关系”实验中,通过在悬挂的弹簧下面加挂钩码,逐渐使弹簧伸长,得到以下的数据.
由数据在坐标中画出图象.
由此得到结论:
.
弹簧的劲度系数k =
N / m.(取两位有效数字)
钩码个数
1
2
3
4
5
6
弹簧弹力F(N)
0.50
1.00
1.50
2.00
2.50
3.00
弹簧伸长x(cm)
1.20
2.40
3.60
4.76
6.10
7.10
某同学在“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中,用交流电频率为50Hz打点计时器记录了被小车拖动的纸带的运动情况,在纸带上确定出0、1、2、3、4、5、6共7个测量点。其相邻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每两个相邻的测量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
,完成下面问题。
(1)电火花计时器正常工作时,其打点的周期取决于
A. 交流电压的高低 B. 交流电的频率 C. 墨粉纸盘的大小 D. 纸带的长度
(2)根据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我们可以直接得到的物理量是
A.时间间隔 B.加速度 C.瞬时速度 D.平均速度
(3)根据纸带上各个测量点间的距离,某同学已将1、2、3、5点对应的时刻的瞬时速度进行计算并填入表中,请你将4点对应的时刻的瞬时速度填入表中;(要求保留3位有效数字)
瞬时速度
v
1
v
2
v
3
v
4
v
5
数值(m/s)
0.165
0.214
0.263
0.363
(4)在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小车的瞬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线。
(5)由图像求出小车的加速度
(要求保留1位有效数字)。若在某次实验中,交流电的频率偏离50Hz ,设f﹥50Hz,则测量的加速度值与真实值相比是
﹙填偏大,相等或偏小﹚
关 闭
试题分类
高中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初中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小学
数学
英语
其他
阅读理解答案
已回答习题
未回答习题
题目汇总
试卷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