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精英家教网A.如图所示A、B、C三个灯发光亮度一样,那么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分析:灯泡A与R并联后与B串联,最后再次与C并联;三个灯泡亮度相同,说明功率相同;分析电压情况后比较电阻情况.
解答:解:A、B、灯泡A与R并联后与B串联,最后再次与C并联,故UA+UB=Uc,由于亮度相同,故功率相同,根据P=
U2
R
可知,灯泡电阻不同,故A错误,B正确;
C、由于UA+UB=Uc,根据P=
U2
R
,灯泡C电阻最大;
由于IA<IB,根据P=I2R,由于功率相同,故RA>RB,故灯泡B电阻最小,故C正确;
D、当变阻器滑动片向左滑动时,R变大,故与其并联的灯泡A变亮,再串联的灯泡B变暗,间接并联的灯泡C变亮,故D正确;
故选BCD.
点评:对于电路的动态分析问题,当一个电阻变大时,与其并联的电阻电压变大,与其串联的电阻电压变小,可以作为结论使用,较为简洁.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某实验小组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实验中,小车碰到制动装置时,钩码尚未到达地面.实验的部分步骤如下:

(1)将一块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固定在桌面上,在长木板的另一端固定打点计时器;

(2)把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连在小车后端,用细线跨过定滑轮连接小车和钩码;

(3)把小车拉到靠近打点计时器的位置,接通电源,从静止开始释放小车,得到一条纸带;

(4)关闭电源,通过分析小车位移与速度的变化关系来研究合外力对小车所做的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

下图是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点O为纸带上的起始点,A、B、C是纸带的三个计数点,相邻两个计数点间均有4个点未画出,用刻度尺测得A、B、C到O的距离如图所示,已知所用交变电源的频率为50 Hz,问:

(1)打B点时刻,小车的瞬时速度vB=________m/s.(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本实验中,若钩码下落高度为h1时合外力对小车所做的功W0,则当钩码下落h2时,合外力对小车所做的功为________.(用h1、h2、w0表示)

(3)实验中,该小组同学画出小车位移x与速度v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根据该图形状,某同学对W与v的关系作出的猜想,肯定不正确的是________(填写选项字母代号)

A.W∝v

B.W∝v2

C.W∝

D.W∝v3

(4)在本实验中,下列做法能有效地减小实验误差的是________(填写选项字母代号)

A.把长木板右端适当垫高,以平衡摩擦力

B.实验中控制钩码的质量,使其远小于小车的总质量

C.调节滑轮高度,使拉小车的细线和长木板平行

D.先让小车运动再接通打点计时器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