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探究热敏电阻特性而进行了如下实验,他们分若干次向如烧杯中倒入开水,观察不同温度下热敏电阻的阻值,并把各次的温度值和对应的热敏电阻的阻值记录在表中.
(1)将图甲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在给定的坐标纸上(图乙)描绘出热敏电阻的阻值R随温度t变化的图象,并说明该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 (填“增大”或“减小”).
(2)他们用该热敏电阻作为温度传感器设计了一个温度控制电路,如图丙所示,请在虚线方框中正确画出施密特触发器.图中二极管的作用是 .
(3)当加在斯密特触发器输入端的电压逐渐上升到某个值(1.6V)时,输出端电压会突然从高电平跳到低电平,而当输入端的电压下降到另一个值(0.8V)时,输出端电压会从低电平跳到高电平,从而实现温度控制.已知可变电阻R1=12.6kΩ,则温度可控制在 ℃到 ℃之间(结果保留整数,不考虑斯密特触发器的分流影响).
(1)将图甲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在给定的坐标纸上(图乙)描绘出热敏电阻的阻值R随温度t变化的图象,并说明该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
(2)他们用该热敏电阻作为温度传感器设计了一个温度控制电路,如图丙所示,请在虚线方框中正确画出施密特触发器.图中二极管的作用是
(3)当加在斯密特触发器输入端的电压逐渐上升到某个值(1.6V)时,输出端电压会突然从高电平跳到低电平,而当输入端的电压下降到另一个值(0.8V)时,输出端电压会从低电平跳到高电平,从而实现温度控制.已知可变电阻R1=12.6kΩ,则温度可控制在
分析:运用描点法作出热敏电阻的阻值R随温度t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看出.温度升高热敏电阻的阻值减小.
根据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因此使电路形成通路,温度变化时电阻变化,电路中的电流变化.
根据电路的结构和欧姆定律求出温度的控制范围.
根据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因此使电路形成通路,温度变化时电阻变化,电路中的电流变化.
根据电路的结构和欧姆定律求出温度的控制范围.
解答:解:(1)运用描点法作出热敏电阻的阻值R随温度t变化的图象,
由图象可看出.温度升高热敏电阻的阻值减小.
(2)施密特触发器如图乙.二极管的作用是为了防止电磁继电器释放衔铁时线圈中的自感电动势损坏集成电路,二极管提供自感电流的通路.
(3)设斯密特触发器输入端电压U’=1.6V时,热敏电阻的阻值为R’,
则
=
,将E=5V,R1=12.6kΩ代入,
求得R’=5.9 kΩ,对应图甲中R-t图象,
t’=38℃;
同理,触发器输入端电压U”=0.8V时,求出热敏电阻的阻值为R”=2.4 kΩ,对应图甲中R-t图象,t”=82℃
故答案为:(1)减小; 阻值R随温度t变化的图象如图甲.
(2)画出施密特触发器如图达1乙.二极管的作用是为了防止电磁继电器释放衔铁时线圈中的自感电动势损坏集成电路,二极管提供自感电流的通路.
(3)38℃; 82℃
由图象可看出.温度升高热敏电阻的阻值减小.
(2)施密特触发器如图乙.二极管的作用是为了防止电磁继电器释放衔铁时线圈中的自感电动势损坏集成电路,二极管提供自感电流的通路.
(3)设斯密特触发器输入端电压U’=1.6V时,热敏电阻的阻值为R’,
则
U′ |
E |
R′ |
R1+R′ |
求得R’=5.9 kΩ,对应图甲中R-t图象,
t’=38℃;
同理,触发器输入端电压U”=0.8V时,求出热敏电阻的阻值为R”=2.4 kΩ,对应图甲中R-t图象,t”=82℃
故答案为:(1)减小; 阻值R随温度t变化的图象如图甲.
(2)画出施密特触发器如图达1乙.二极管的作用是为了防止电磁继电器释放衔铁时线圈中的自感电动势损坏集成电路,二极管提供自感电流的通路.
(3)38℃; 82℃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与逻辑关系的特点:当事件的几个条件都满足,事件才能发生.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