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 光从光疏介质射人光密介质时也可能发生全反射 |
| B. | 清晨人们刚刚看到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时实际太阳还在地平线以下 |
| C. | 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但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不可逆的 |
| D. | 光从玻璃射人空气时折射率(1.513)的红光比折射率(1.532)的紫光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大 |
分析 产生全反射的必要条件是:光从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根据光的折射现象分析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时实际太阳的位置;在光的各种现象中光路都是可逆的;临界角公式sinC=1n1n分析临界角的大小.
解答 解:A、光从光疏介质射入光密介质时,由于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入射角等于90°时,折射角不消失,所以不可能发生全反射.故A错误.
B、早晨看太阳从地平线刚刚升起时,由于大气层的折射现象,实际上它还处在地平线的下方,故B正确.
C、在光的反射现象和折射现象中光路都是可逆的,故C错误.
D、由临界角公式sinC=1n1n知,n越大,C越小.所以光从玻璃射入空气时折射率(1.513)的红光比折射率(1.532)的紫光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大,故D正确.
故选:BD.
点评 本题关键要不掌握全反射的条件、光路的可逆性原理和临界角公式,并能运用折射分析自然现象.比较简单.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3.
如表是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实验中获得的有关数据:
摆长L/m | 0.4 | 0.6 | 0.8 | 1.0 | 1.2 |
周期T2/s2 | 1.61 | 2.39 | 3.22 | 4.0 | 4.81 |
(1)利用上面的数据,在坐标图中作出L-T
2图象;
(2)根据图象可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9.86m/s
2;
(3)若取T
2=5.2s
2时,摆长L
l=1.30m.
7.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 只有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才会有力的产生 |
| B. | 一个物体先对别的物体施加力,后受到反作用力 |
| C. | 力总是成对存在 |
| D. | 作用力的性质和反作用力的性质可以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