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有下列A至F六个步骤:
A.将打点计时器竖直固定在铁架台上
B.接通电源,再松开纸带,让重锤自由下落
C.取下纸带,更换纸带(或将纸带翻个面),重新做实验0
D.将重锤固定在纸带的一端,让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用手提着纸带的另一端
E.选择一条纸带,用刻度尺测出重锤下落的高度h1、h2、h3、…hn,算出对应的即时速度vn
F.分别算出
1
2
mvn2和mghn
,比较在实验误差范围内是否相等.
①以上实验步骤按合理的操作步骤排列应该是
ADBCEF
ADBCEF

②某同学在进行实验时,获得了数条纸带,则正确的是
A.挑选第一、二两点间的距离接近2cm的纸带进行测量
B.在纸带上选取点迹清楚的、方便测量的某点作计数点的始点.
C.用刻度尺量出各计数点到第一点迹之间的距离,得出重锤下落相应高度h1、h2…hn
D.用公式V=
h(n+1)-h(n-1)
2t
,计算出各计数点对应的重锤的瞬时速度.
分析:①明确实验原理,知道该实验干什么,需要哪些方面的测量,然后合理安排实验步骤,使其符合逻辑顺序,便于操作和减小误差;
②选择纸带时要选择点迹清晰的,并非要求第一个点的速度为零;求某一点速度时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瞬时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来求.
解答:解:①根据先安装设备,再进行实验的整体思考,可知实验步骤为:A、D、B、C、E、F.
②A、所选纸带并非一定要求打第一个速度为零,即并非要求第一、二两点间的距离接近2mm,故A错误;
B、为了便于测量和减小误差,在纸带上选取点迹清楚的、方便测量的某点作计数点的始点,故B正确;
C、在测量时可以测量各个计数点之间的距离,也可以测量各个计数点与第一个点之间的距离,故C正确;
D、利用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来求某点的瞬时速度,故D正确.
故答案为:①A、D、B、C、E、F;②BCD.
点评:对于每个实验都要从实验原理、步骤、误差分析等方面去学习和理解,尤其是实验原理的理解是最重要的,这是解答实验的前提.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2009?丰台区一模)(1)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已知重锤的质量为m,使用的交流电的频率为f.重锤从高处由静止开始下落,重锤上拖着的纸带通过打点计时器打出一系列的点,对纸带上的点进行测量并通过计算,就可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①如图1所示,选取纸带上打出的连续五个点A、B、C、D、E,测出A点距起始点O的距离为s0,点A、C间的距离为s1,点C、E间的距离为s2,用以上给出的已知量写出C点速度的表达式为υc=
(s1+s2)f
4
(s1+s2)f
4
,打点计时器在打O点到C点的这段时间内,重锤的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为
mg(s0+s1
mg(s0+s1
,动能的增加量为
m(s1+s2)2f2
32
m(s1+s2)2f2
32

②某同学上交的实验报告显示,重锤增加的动能略大于重锤减小的重力势能,则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可能是
BC
BC
.(填字母)
A.重锤的质量测量错误
B.该同学自编了实验数据
C.该同学实验操作时先释放纸带,后接通电源
D.重锤下落时受到的阻力过大

(2)有一根很细的均匀空心金属管,管长约50cm、电阻约为10Ω,现需测定它的内径d,但因其内径较小,无法用游标卡尺直接测量.已知这种金属的电阻率为ρ.实验室中可以提供下列器材:
A.厘米刻度尺;   B.毫米刻度尺;
C.螺旋测微器;   D.电流表(量程300mA,内阻约lΩ);
E.电流表(量程3A,内阻约0.lΩ)”;   F.电压表(量程3V,内阻约6kΩ);
G.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1kΩ,额定电流0.5A);
H.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5Ω,额定电流2A);
L.蓄电池(电动势6V,内阻0.05Ω);J.开关一个及带夹子的导线若干.
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要求实验误差小,便于调节.回答下列问题:
①实验中应测物理量的名称及符号是
金属管的长度L、外径D、加在管两端的电压U、通过管的电流强度I.
金属管的长度L、外径D、加在管两端的电压U、通过管的电流强度I.

②应选用的实验器材有
B、C、D、F、H、I、J
B、C、D、F、H、I、J
;(填字母)
③在图2所示的方框中画出实验电路图;
④按照你设计的电路图将图2中所示仪器连成实验电路;
⑤用测得的物理量和已知量写出计算金属管内径d的表达式为d=
d=
D2-
4ρLI
πU
d=
D2-
4ρLI
πU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