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8分)某实验小组在利用单摆测定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用游标卡尺测定摆球的直径,测量结果如图所示,则该摆球的直径为_______ cm.
         
某同学先测得摆线长为89.2 cm,,然后用秒表记录了单摆振动30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如图甲中秒表所示,则:该单摆的摆长为__________cm,秒表所示读数为______s。
为了提高实验精度,在实验中可改变几次摆长l,测出相应的周期T,从而得出一组对应的l与T的数值,再以l为横坐标T2为纵坐标,将所得数据连成直线如图乙所示,则测得的重力加速度g=________________.
(8分)0.97 cm。单摆的摆长89.68 cm。秒表所示读数为57.0 s。9.86 m/s2。每格2分。

试题分析:游标卡尺的读数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游标尺零刻度线左侧读出主尺上毫米的整数部分即,第二部分是游标尺与主尺对齐的刻度线与精确度的乘积即,最终读数为。单摆的摆长为摆线长和摆球半径之和即,秒表读数从分针即短针可知,不到1分钟但超过了半分钟,所以秒针读数对应较大的刻度即。根据单摆的周期公式可得,图像斜率即,带入计算得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18分)(I)(4分)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同一次实验过程,两次拉橡皮条时,其结点O应达同一位置
B.用两只弹簧秤拉橡皮条时,两细线的夹角应越大越好
C.用一只弹簧秤拉橡皮条时,只需记录弹簧秤的读数
D.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等效替代法
(II)(6分)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重物的质量为m,所用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打出了如图所示的一条纸带,其中O为起点,A、B、C为三个连续的计时点。可得(g=9.8m/s2,重物的质量m取0.4kg计算):

(1)打点计时器打B点时,重物的重力势能减小量为                重物动能为            (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通过计算结果你能得出的结论:                               
(III)(8分)现要测量某一电压表V1电阻RX,提供的实验器材有:
A.待测电压表V1(量程2V,内阻约为2kΩ)
B.电压表V2(量程6V,内电阻约3kΩ)
C.定值电阻R1=3kΩ
D.定值电阻R1=300Ω
E.滑动变阻器R3(最大阻值为10Ω,额定电流2A)
F.电源E(电动势6V,内阻较小)
G.开关、导线若干
要求测量尽可能精确,试解答
①为了便于实验操作,定值电阻应选       
②请在下边方框内画出实验原理图

③电路接通后,若电压表V1和V2的读数分别为U1和U2,则电压表V1的内阻RX=           
(18分)
(1)①.用游标卡尺测量某钢管的外径,某次游标卡尺(主尺的最小分度为1mm)的示数如左图所示,其读数为         cm。
②.如右图所示,螺旋测微器测出的某物件的宽度是___  _____mm。

(2)某实验小组采用如图3所示的装置探究小车的加速度与所受合力的关系。
①安装实验装置时,应调整定滑轮的高度,使拉小车的细线在实验过程中保持与    (填“桌面”或“长木板”)平行。

②实验时先不挂砂桶,反复调整垫木的位置,轻推小车,直到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这样做的目的是           
③保持小车质量不变,用装有细砂的砂桶通过定滑轮拉动小车,打出纸带。如图4所示是实验中打出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从较清晰的点迹起,在纸带上标出了连续的5个计数点A、B、C、D、E,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都有4个点迹没标出,测出各计数点之间的距离。已知打点计时器接在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源两端,则此次实验中AB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    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为a=           m/s2

④用砂桶和砂的重力充当小车所受合力F,通过分析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测量加速度a。分别以合力F 和加速度a作为横轴和纵轴,建立坐标系,根据实验中得到的数据描出如图5所示的点迹,该实验小组得到的a-F图线如图5所示。
实验结果跟教材中的结论不完全一致。你认为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                  
⑤该实验中,若砂桶和砂的质量为m,小车质量为M,细线对小车的拉力为F。则拉力F与mg的关系式

          ,若要使,则m与M的关系应满足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