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精英家教网在“探究力的合成”的实验中,橡皮条的一端固定P点,用A、B两只弹簧秤通过细绳拉结点C,使其伸长到O点,记下C、O点的位置,同时记下细绳的拉力方向及弹簧秤A、B的读数分别为F1、F2,如图1,然后用一只弹簧秤,通过细绳拉橡皮条,使结点C仍然伸长到原来的O点,记下细绳的拉力方向及弹簧秤的示数为F.请完成以下问题:
(1)下列关于实验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拉力大小可以直接由弹簧秤读出
B.记录拉力方向时可以用铅笔沿细线画一条线来表示
C.实验过程中应该让弹簧秤的轴线与纸面平行
D.作力的图示时,不同的拉力标度应相同
(2)某同学认定F等于F1、F2两个力的合力,是因为F的作用效果与F1、F2共同作用的效果
 
(选填“相同”、“不同”);
(3)实验中,两个弹簧秤的拉力F1和F2已于图2中作出了它们的图示.O是橡皮条的一个端点,图中每格的长度代表1N.用作图法作出合力F的图示(答在答题纸上),合力F的大小是
 
N.
分析:明确实验目的,以及实验所要测量的物理量,即可正确安排实验步骤,注意要符合逻辑先后顺序,同时便于操作.该实验采用了“等效替代”的原理,即合力与分力的关系是等效的.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得出F1、F2的合力,由图可知合力F的大小.
解答:解:(1)A、弹簧秤的示数为拉力大小,故拉力大小可以直接由弹簧秤读出,故A正确.
B、记录拉力方向时,应该在细线的方向上点两个点来记录,不可以用铅笔沿细线画一条线来表示,这样橡皮条会发生形变,实验误差很大,故B错误.
C、在拉弹簧秤时必须要求弹簧秤与木板平面平行,否则会影响力的大小,故C正确.精英家教网
D、作力的图示时,应选择同一个标度,标度就是统一的标准,否则就不叫标度了.标度不统一,无法比较和作图,故D正确.
本题选择不正确的
故选:B
(2)该实验采用了“等效替代”的原理,即一根弹簧秤的拉力效果与两根弹簧秤的拉力效果相同,所以某同学认定F等于F1、F2两个力的合力,是因为F的作用效果与F1、F2共同作用的效相同.
(3)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图,对角线为合力F,由作图可知合力F的大小为5N.
故答案为:(1)B;(2)相同;(3)5.
点评:对于中学中的实验,学生尽量要到实验室进行实际操作,只有这样才能体会具体操作细节的意义,解答实验问题时才能更加有把握.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1)如图1是甲、乙两位同学在《互成角度的两个共点力的合成》实验中所得到的实验结果,若用F表示两个分力F1、F2的合力,用F′表示Fl和F2的等效力,则可以判断
 
(填“甲”或“乙”)同学的实验结果是尊重事实的.
(2)在研究弹簧的形变与外力的关系的实验中,将弹簧水平放置测出其自然长度,然后竖直悬挂让其自然下垂,在其下端竖直向下施加外力F,实验过程是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进行的.用记录的外力F与弹簧的形变量x作出的F-x图线如图2所示,由图可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图线不过原点的原因是由于
 

(3)某组同学设计了“探究加速度a与物体所受合力F及质量m的关系”实验.图3(a)为实验装置简图,A为小车,B为电火花计时器,C为装有细砂的小桶,D为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方形木板,实验中认为细绳对小车拉力F等于细砂和小桶的总重量,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可用纸带上打出的点求得.①图3(b)为某次实验得到的纸带,已知实验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根据纸带可求出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m/s2.(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②在“探究加速度a与质量m的关系”时,保持细砂和小桶质量不变,改变小车质量m,分别记录小车加速度a与其质量m的数据.在分析处理数据时,该组同学产生分歧:甲同学认为应该根据实验中测得的数据作出小车加速度a与其质量m的图象.乙同学认为应该根据实验中测得的数据作出小车加速度a与其质量倒数
1m
的图象.两位同学都按照自己的方案将实验数据在坐标系中进行了标注,但尚未完成图象(如图4所示).你认为同学
 
(填“甲”、“乙”)的方案更合理.请继续帮助该同学作出坐标系中的图象
 


③在“探究加速度a与合力F的关系”时,保持小车的质量不变,改变小桶中细砂的质量,该同学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加速度a与合力F的图线如图3(c),该图线不通过坐标原点,试分析图线不通过坐标原点的原因.
答:
 

精英家教网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