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0.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表面粗糙的斜面固定在地面上.斜面的倾角为θ=30°;两个光滑的定滑轮的半径很小,用一根跨过定滑轮的细线连接甲、乙两物体,把甲物体放在斜面上且连线与斜面平行,把乙物体悬在空中,并使悬线拉直且偏离竖直方向α=60°.现同时释放甲、乙两物体,乙物体将在竖直平面内摆动,当乙物体运动经过最高点和最低点时,甲物体在斜面上均恰好未滑动.已知乙物体的质量为m=1kg,若重力加速度g取10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物体运动经过最高点时悬线的拉力大小为15N
B.乙物体运动经过最低点时悬线的拉力大小为25N
C.斜面对甲物体的最大静摩擦力的大小为l5N
D.甲物体的质量为2.5kg

分析 乙物体摆到最高点时绳子拉力最小,根据沿绳子方向合力为零求出绳子的拉力;摆到最低点时绳子拉力最大,根据动能定理结合牛顿第二定律求出乙物体在最低点时绳子的拉力.当绳子的拉力最小时,甲物体有沿斜面向上的最大静摩擦力,当绳子拉力最大时,甲物体有沿斜面向下的最大静摩擦力,根据共点力平衡求出甲物体的质量和斜面对甲物体的最大静摩擦力.

解答 解:A、乙物体摆到最高点时绳子拉力最小,有:${T}_{1}=mgcos60°=10×\frac{1}{2}N=5N$,故A错误.
B、由最高点到最低点,根据动能定理得:$mgl(1-cos60°)=\frac{1}{2}m{v}^{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T}_{2}-mg=m\frac{{v}^{2}}{l}$,联立两式得,T2=20N,故B错误.
C、对甲物体有:mgsin30°=T1+fm,mgsin30°+fm=T2,联立两式得,m=2.5kg,fm=7.5N.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点评 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乙物体摆到最低点时有最大拉力,摆到最高点时有最小拉力.以及知道在乙物体摆到最低点时有沿斜面向下的最大静摩擦力,摆到最高点时有沿斜面向上的最大静摩擦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5.如图1所示,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铁架台上,用重物带动纸带从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利用此装置可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①已准备的器材有打点计时器(带导线)、纸带、复写纸、带铁夹的铁架台和带夹子的重物,此外还需要的器材是D(填字母代号).
A.直流电源、天平及砝码       B.直流电源、毫米刻度尺
C.交流电源、天平及砝码       D.交流电源、毫米刻度尺
②实验中需要测量物体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到某点时的瞬时速度v和下落高度h. 某同学对实验得到的纸带设计了以下四种测量方案.这些方案中合理的是D.

A.用刻度尺测出物体下落的高度h,由打点间隔数计算出下落时间t,通过v=gt计算出瞬时速度v
B.用刻度尺测出物体下落的高度h,并通过v=$\sqrt{2gh}$计算出瞬时速度v
C.根据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纸带上某点的瞬时速度等于这点前后相邻两点间的平均速度,测算出瞬时速度v,并通过h=$\frac{{v}^{2}}{2g}$计算得出高度h
D.用刻度尺测出物体下落的高度h,根据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纸带上某点的瞬时速度等于这点前后相邻两点间的平均速度,测算出瞬时速度v
③安装好实验装置,正确进行实验操作,从打出的纸带中选出符合要求的纸带,如图2所示.图中O点为打点起始点,且速度为零.选取纸带上打出的连续点A、B、C、…作为计数点,测出其中E、F、G点距起始点O的距离分别为h1、h2、h3.已知重锤质量为m,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计时器打点周期为T.为了验证此实验过程中机械能是否守恒,需要计算出从O点到F点的过程中:重锤重力势能的减少量△Ep=mgh2,动能的增加量△Ek=$\frac{{m{{({h_3}-{h_1})}^2}}}{{8{T^2}}}$ (用题中所给字母表示)
④某同学在实验中发现重锤增加的动能略小于重锤减少的重力势能,于是深入研究阻力对本实验的影响.他测出各计数点到起始点的距离h,并计算出各计数点的速度v,用实验测得的数据绘制出v2-h图线如图3所示.图象是一条直线?此直线斜率的物理含义是重锤下落时加速度的2倍.已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9.8m/s2?由图线求得重锤下落时受到阻力与重锤所受重力的百分比为2.0%(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