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用功率P0=1 W的光源,照射离光源r=3 m处的某块金属薄片,已知光源发出的是波长λ=5 890 nm的单色光,试计算:
(1)1 s内打到金属板1 m2面积上的光子数;
(2)若取该金属原子半径r1=0.5×10-10 m,则金属表面上每个原子平均需隔多少时间才能接收到一个光子?
解析:
答案:(1)2.64×1016(个) (2)4 830.9 s. 思路解析:发光机理的实质是能的转换,即把其他形式的能量转换成光子的能量,根据光源的功率算出1 s内辐射的总能量,由每个光子能量E=hν,即可算出总光子数.因为1 s内辐射的这些光子,都可以看成是均匀分布在以光源为中心的球面上,于是由面积之比就可算出1 s内单位面积上的光子数. (1)离光源3 m处的金属板每1 s内单位面积上接收的光能为 P= 因为每个光子的能量为 E=hν= 所以单位时间内打到金属板上单位面积的光子数为 n= (2)每个原子的截面积为 S1=πr12=π×(0.5×10-10)2 m2=7.85×10-21 m2 把金属板看成由原子密集排列组成的,则每个原子截面积上每秒内接收到的光子数为 n1=nS1=2.64×1016×7.85×10-21 s-1=2.07×10-4 s-1 每两个光子落在原子上的时间间隔为 Δt= |
提示:
由计算可知,每个原子接收两个光子的间隔是一段相当长的时间(约1.5 h),由于金属内电子的碰撞十分频繁,两次碰撞之间的时间间隔只有10-15 s左右,因此,一个电子接收一个光子后如不能立即逸出,来不及等到接收第二个光子,它所额外增加的能量早已消耗殆尽.可见,在表面光电效应中是难以实现双光子吸收的. |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