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6.如图所示,一弹簧振子在B、C间做简谐运动,O为平衡位置,BC间距离为10cm,从B到C运动一次的时间为1s,则( )A. | 振动周期为2s,振幅为5cm | |
B. | 从B到C振子做了一次全振动 | |
C. | 经过两次全振动,振子通过的路程是20cm | |
D. | 振子从O点开始经过3s,振子的位移是30cm |
分析 振动周期是振子完成一次全振动的时间,振幅是振动物体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经过一次全振动,振子通过的路程是四个振幅.
解答 解:A、由题,振子从B到C运动一次的时间为半个周期,则周期为T=2s;B(或C)到O的距离等于振幅,则振幅A=5cm.故A正确.
B、从B到C振子通过的路程是两个振幅,运动了半个周期,振子运动是半个全振动.故B错误.
C、经过两次全振动,振子通过的路程是S=8A=40cm.故C错误.
D、由图分析可知,振子从B点开始,经过3s时间到达位置O,3s内的位移是5cm.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简谐运动基本物理量:振幅、周期、路程、位移,抓住这些概念的含义是关键.要学会分析振动过程.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14.质点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哪个物理量是保持不变( )
A. | 速度的方向 | B. | 速度 | C. | 角速度 | D. | 加速度 |
1.对于人造地球卫星,可以判断( )
A. | 根据v=ωr,卫星的线速度随r的增大而增大 | |
B. | 根据$ω=\frac{v}{r}$,当r增大到原来的两倍时,卫星的角速度减小为原来的一半 | |
C. | 根据F=G$\frac{Mm}{{r}^{2}}$,当r增大到原来的两倍时,卫星需要的向心力减小为原来的$\frac{1}{4}$ | |
D. | 根据F=m$\frac{{v}^{2}}{r}$,当r增大到原来的两倍时,卫星需要的向心力减小为原来的$\frac{1}{2}$ |
11.起重机吊钩挂着一木箱,木箱正在匀减速下降,这个过程中,说法错误的是( )
A. | 木箱重力做正功 | B. | 钢索对木箱的拉力做正功 | ||
C. | 钢索对木箱的拉力做负功 | D. | 木箱的重力势能和动能都减少 |
18.日本核泄漏引起了各国对核安全问题的重新审视,核裂变是铀235俘获慢中子,裂变成两个或三个中等质量的原子核,并释放大量的能量,为了使中子减速,需用减速剂,通常是石墨或重水,设减速剂的原子核质量是中子质量的k倍,认为减速剂的原子核都是静止的,中子与原子核碰撞视为弹性碰撞,则经过5次碰撞,中子速度的大小减为最初的( )
A. | $\frac{5}{k}$ | B. | 5k | C. | ($\frac{1}{k}$)5 | D. | ($\frac{k-1}{k+1}$)5 |
15.在设计制造温度传感嚣时,需要研究某种材料A的热膨胀特性,可采用如图所示的干涉实验法.A的上表面是一光滑平面,在A的上方放-个透明的平行板B.B与A的上表面平行,在它们之间形成一个厚度均匀的空气膜;现在用频率为f的单色洗垂直照射B.同时对A缓慢加热,在B的上方观察到B板的亮度发生周期性地变化,当温度为t1时最亮,然后亮度逐渐减弱至最暗;当温度升到t2时,亮度再-次回到最亮,设该光在空气中的速度为v.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传感器通常是把被测的电信息,按一定的规律转换成与之对应的非电信息的器件或装置 | |
B. | 当B板上方出现最亮时,是B的下表面反射的光与A的上表面反射的光叠加后加强 | |
C. | 该单色光在空气中的波长为vf | |
D. | 当温度从t1升高到t2的过程中A的高度增加$\frac{v}{2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