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0分)如图甲所示是某同学设计的“探究加速度a与力F、质量m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图,实验中认为细绳对小车拉力F等于砂和砂桶总重力,小车运动加速度可由纸带求得。
⑴该同学对于该实验的认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实验应用了等效替代的思想方法
B.该实验应用了控制变量的思想方法
C.实验时应先释放小车后接通电源
D.实验中认为细绳对小车拉力F等于砂和砂桶总重力,其前提必须保证砂和砂桶总质量远远大于小车的质量
⑵如图乙所示是该同学在某次实验中利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纸带,A、B、C、D、E、F是该同学在纸带上选取的六个计数点,其中计数点间还有若干个点未标出,设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该同学用刻度尺测出AC间的距离为s1,BD间的距离s2,则打B点时小车运动的速度vB= ,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 ;
⑶某实验小组在实验时保持砂和砂桶质量不变,改变小车质量m,分别得到小车加速度a与质量m及对应的数据如表中所示.根据表中数据,在图丙坐标纸中作出F不变时a与的图象。
次数 |
1 |
2 |
3 |
4 |
5 |
6 |
小车加速度a/m·s-2 |
1.72 |
1.49 |
1.25 |
1.00 |
0.75 |
0.50 |
小车质量m/kg |
0.29 |
0.33 |
0.40 |
0.50 |
0.71 |
1.00 |
/kg-1 |
3.50 |
3.00 |
2.50 |
2.00 |
1.40 |
1.00 |
⑴B;⑵,;
⑶
【解析】
试题分析:⑴在本实验中,由于影响加速度的原因有力F和物体的质量m两个,因此实验时采用了控制变量法,即控制力F一定时,通过改变小车的质量m,来测量相应的加速度,再控制小车的质量m,通过改变力F,来测量相应的加速度,故选项A错误;选项B正确;实验时应先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再释放小车,以确保在纸带上打下第一个点时对应的小车速度为零,故选项C错误;在该实验装置中,由于绳不可伸长,因此砂、砂桶和小车始终具有了相等大小的加速度,只有当砂和砂桶的质量远远小于小车的质量时,才能认为细绳对小车拉力F等于砂和砂桶总重力,故选项D错误。
⑵小车拖着纸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因此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规律可知,vB=;利用逐差法可得小车运动的加速度为:a=。
⑶根据表格提供的数据,分别先选取纵、横轴合适的单位长度,在坐标系中标出表格中的各相应的点,依据描点作图的原则作出a与的关系图线如下图所示。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了“探究加速度a与力F、质量m的关系”的实验问题,属于中档题。
(1)(7分)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动能定理,在固定斜面上有一质量为l kg的物块,后面固定一条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先接通电源,待打点稳定后,让物块从静止开始沿斜面匀加速下滑,得到一条如图乙所示的纸带。O点为打出的第二个点,A、B、C、D、E、F、G是计数点,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各点间距如图所示,根据相关数据进行下列处理。(打点计时器的打点频率为50Hz,g =" 10" m/s2)
通过传感器测得物体所受的合外力是3.0 N。试完成下表:
从O点到各点过程合力所做的功W/J | 各点的动能Ek/J | ||
OB | 0.8838 | B | 0.8845 |
OC | 1.3275 | C | 1.3276 |
OD | ? | D | 1.8634 |
OE | 2.4858 | E | 2.4865 |
OF | 3.1998 | F | ? |
(2)(6分)图1为某一热敏电阻(电阻值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且对温度很敏感)的I – U关系曲线图。通过测量得到图1所示I – U关系的完整曲线,已知电源电动势恒为9 V(内阻不计),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为0 – 100 Ω,电压表V的内阻约为2 kΩ,电流表A的内阻约为0.2 Ω,热敏电阻的符号为
①请在虚线框内画出实验电路原理图。
②由题中给出的电源、热敏电阻、电流表和定值电阻R1组成如图2所示电路,电流表读数为30 mA。由热敏电阻的I – U关系曲线可知,热敏电阻两端的电压为 V;电阻R1的阻值为 Ω
(1)(7分)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动能定理,在固定斜面上有一质量为l kg的物块,后面固定一条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先接通电源,待打点稳定后,让物块从静止开始沿斜面匀加速下滑,得到一条如图乙所示的纸带。O点为打出的第二个点,A、B、C、D、E、F、G是计数点,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各点间距如图所示,根据相关数据进行下列处理。(打点计时器的打点频率为50Hz,g =" 10" m/s2)
通过传感器测得物体所受的合外力是3.0 N。试完成下表:
从O点到各点过程合力所做的功W/J |
各点的动能Ek/J |
||
OB |
0.8838 |
B |
0.8845 |
OC |
1.3275 |
C |
1.3276 |
OD |
? |
D |
1.8634 |
OE |
2.4858 |
E |
2.4865 |
OF |
3.1998 |
F |
? |
②根据①表中的数据,实验结论是 .
(2)(6分)图1为某一热敏电阻(电阻值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且对温度很敏感)的I – U关系曲线图。通过测量得到图1所示I – U关系的完整曲线,已知电源电动势恒为9 V(内阻不计),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为0 – 100 Ω,电压表V的内阻约为2 kΩ,电流表A的内阻约为0.2 Ω,热敏电阻的符号为
①请在虚线框内画出实验电路原理图。
②由题中给出的电源、热敏电阻、电流表和定值电阻R1组成如图2所示电路,电流表读数为30 mA。由热敏电阻的I – U关系曲线可知,热敏电阻两端的电压为 V;电阻R1的阻值为 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