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精英家教网如图所示,用两块位于竖直面的平行正对的木板A、B夹住木块C,使木块C处于静止状态.木块C所受重力为G,木板A、B对木块C的压力分别为F1、F2,木块C对木板A、B的压力分别为F3、F4,木板A、B对木块C的摩擦力均为f.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分析:物块C受到重力、两木板对C的压力,以及两个摩擦力处于平衡.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解答:解:A、根据C平衡有:G=2f,与压力的大小无关,所以G与F1不一定相等.故A错误.
B、由于物块C受到两个摩擦力,根据竖直方向上的平衡有:G=2f.故B错误.
C、木板A、B对木块C的压力F1、F2,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是一对平衡力.故C正确.
D、木板A对木块C的压力和木块对木板A的压力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平衡力、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特点,知道它们的区别.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实验(共18分)
I.(12分)某物理兴趣小组在一次探究活动中,要测量滑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一表面粗糙的木板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右端装有定滑轮;木板上有一滑块,其左端与穿过电磁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相连,右端通过跨过定滑轮的细线与托盘连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源频率为50 Hz.开始实验时,在托盘中放入适量砝码,滑块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点.


(1)上图给出的是实验中获取纸带的一部分:0、1、2、3、4、5、6是计数点,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打点(图中未标出),用刻度尺测量出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数据计算的加速度=          (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请回答下列两个问题:
① 为了测量滑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还需测量的物理量是          (填写字母代号)
A.木板的长度
B.木板的质量
C.滑块的质量 
D.托盘和砝码的总质量
E.滑块的运动时间t
② 欲测量①中所选定的物理量,所需要的实验器材是               
(3)实验时,用托盘和砝码的总重力来代替细绳对滑块的拉力,则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用Lgat中所需要的字母表示).与真实值相比,测量的动摩擦因数              (填“偏大”或“偏小”).
Ⅱ.(6分)在“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实验中,如图所示,用AB两弹簧秤拉橡皮条结点O,使其位于E处,此时+=90°,然后保持A的读数不变,当角由图中所示的值逐渐减小时,要使结点仍在E处,可采取的办法是       

A.增大B的读数,减小
B.减小B的读数,减小
C.减小B的读数,增大
D.增大B的读数,增大

实验(共18分)

I.(12分)某物理兴趣小组在一次探究活动中,要测量滑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一表面粗糙的木板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右端装有定滑轮;木板上有一滑块,其左端与穿过电磁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相连,右端通过跨过定滑轮的细线与托盘连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源频率为50 Hz.开始实验时,在托盘中放入适量砝码,滑块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点.

(1)上图给出的是实验中获取纸带的一部分:0、1、2、3、4、5、6是计数点,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打点(图中未标出),用刻度尺测量出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数据计算的加速度=          (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请回答下列两个问题:

① 为了测量滑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还需测量的物理量是          (填写字母代号)

A.木板的长度

B.木板的质量

C.滑块的质量 

D.托盘和砝码的总质量

E.滑块的运动时间t

② 欲测量①中所选定的物理量,所需要的实验器材是               

(3)实验时,用托盘和砝码的总重力来代替细绳对滑块的拉力,则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用Lgat中所需要的字母表示).与真实值相比,测量的动摩擦因数              (填“偏大”或“偏小”).

Ⅱ.(6分)在“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实验中,如图所示,用AB两弹簧秤拉橡皮条结点O,使其位于E处,此时+=90°,然后保持A的读数不变,当角由图中所示的值逐渐减小时,要使结点仍在E处,可采取的办法是       

A.增大B的读数,减小

B.减小B的读数,减小

C.减小B的读数,增大

D.增大B的读数,增大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