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6.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两根足够长的光滑金属导轨相距为L,导轨的两端分别与电源(串有一滑动变阻器R)、定值电阻、电容器(原来不带电)和开关K相连.整个空间充满了垂直于导轨平面向外的匀强磁场,其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B.一质量为m,电阻不计的金属棒ab横跨在导轨上.已知电源电动势为E,内阻为r,电容器的电容为C,定值电阻的阻值为R0,不计导轨的电阻.(1)当K接1时,金属棒ab在磁场中恰好保持静止,则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R多大?
(2)当K接2后,金属棒ab从静止开始下落,下落距离s时达到稳定速度,则此稳定速度的大小为多大?下落s的过程中所需的时间为多少?
(3)若在将ab棒由静止释放的同时,将电键K接到3.试通过推导说明ab棒此后的运动性质如何?求ab再下落距离s时,电容器储存的电能是多少?(设电容器不漏电,此时电容器还没有被击穿)
分析 (1)当K接1时,金属棒ab在磁场中恰好保持静止,棒的重力与安培力平衡,由平衡条件和安培力公式列式,可求出电路中的电流,再根据欧姆定律求R;
(2)当K接2后,金属棒ab从静止开始下落,先做加速度减小的变加速运动,后做匀速运动,达到稳定状态,根据重力的功率等于电功率列式求速度.根据动量定理和法拉第定律列式求时间.
(3)ab达到稳定速度后,将开关K突然接到3,电容器充电,电路中充电电流,ab棒受到安培力,安培力的瞬时表达式F=BiL,i=$\frac{△Q}{△t}$=$\frac{C△U}{△t}$,又U=E=BLv,再结合牛顿第二定律求得瞬时加速度,即可判断棒的运动性质.根据能量守恒求电容器储存的电能.
解答 解:(1)k接到1位置时,有 $I=\frac{E}{R+r}$
由平衡条件得 mg=BIL,
得 $I=\frac{mg}{BL}$
联立得 $R=\frac{E}{I}-r=\frac{EBL}{mg}-r$
(2)k接到2位置时,稳定时,有$mg=B\frac{BLv}{R_0}L$,$v=\frac{{mg{R_0}}}{{{B^2}{L^2}}}$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mg-B\frac{BLv}{R_0}L=ma$,得$a=g-\frac{{{B^2}{L^2}}}{{m{R_0}}}v$
由$△v=a△t=g△t-\frac{{{B^2}{L^2}}}{{m{R_0}}}v△t$得
$\sum△v=\sum a△t=g\sum△t-\frac{{{B^2}{L^2}}}{{m{R_0}}}\sum v△t$
可得 $v=gt-\frac{{{B^2}{L^2}}}{{m{R_0}}}s$
所以时间 $t=\frac{v}{g}+\frac{{{B^2}{L^2}s}}{{mg{R_0}}}=\frac{{m{R_0}}}{{{B^2}{L^2}}}+\frac{{{B^2}{L^2}s}}{{mg{R_0}}}$
(3)k接到3位置时,ab棒做匀加速运动mg-BIL=ma
电流为 $I=\frac{△Q}{t}=\frac{C△U}{t}=\frac{CBL△v}{t}$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mg-B\frac{CBL△v}{△t}L=ma$
得 $a=\frac{m}{{m+C{B^2}{L^2}}}g$
可见棒的加速度不变,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设下落距离s时的速度为v
则
$\begin{array}{l}{v^2}=2as\\ v=\sqrt{2as}\end{array}$
此时电容器储存的电能为E,则得
$\begin{array}{l}E=mgs-\frac{1}{2}m{v^2}\\=\frac{{mgsC{B^2}{L^2}}}{{m+C{B^2}{L^2}}}\end{array}$
答:
(1)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R为$\frac{EBL}{mg}$-r.
(2)稳定速度的大小为$\frac{mg{R}_{0}}{{B}^{2}{L}^{2}}$,下落s的过程中所需的时间为$\frac{m{R}_{0}}{{B}^{2}{L}^{2}}$+$\frac{{B}^{2}{L}^{2}s}{mg{R}_{0}}$.
(3)棒做加速度为$\frac{m}{m+C{B}^{2}{L}^{2}}$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ab再下落距离s时,电容器储存的电能为$\frac{mgsC{B}^{2}{L}^{2}}{m+C{B}^{2}{L}^{2}}$.
点评 本题是电磁感应与电路、力学知识的综合,关键要会推导加速度的表达式,通过分析棒的受力情况,确定其运动情况.
A. | 这种车可能是国产高档车 | B. | 这种车可能是国产中档车 | ||
C. | 这种车可能是国产低档车 | D. | 条件不足,不能判断 |
位置 | A | B | C |
速度(m/s) | 2.0 | 12.0 | 0 |
时刻(s) | 0 | 4 | 10 |
A. | 人与雪橇从A到B的过程中,重力做功为4.2×l03J | |
B. | 人与雪撬从A到B的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为1.2×104J | |
C. | 0到4s这段时间内,合外力对人与雪橇做的功为4.2×103J | |
D. | 0到10s这段时间内,人与雪撬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为1.2×103W |
A. | 电子的发现说明原子中一定还有带正电的部分 | |
B. | J.J.汤姆孙发现了电子,并提出了电子绕核运动 | |
C. | 在验证电子波动性的实验中,电子的动能越大,电子的衍射现象越明显 | |
D. | 验证电子波动性的实验中,若用相同动能的质子代替电子,衍射现象将更加明显 |
A. | 海啸波是电磁波 | |
B. | 美国夏威夷发生的海啸是日本发生的地震,并将该处的海水传到了美国夏威夷而引起的 | |
C. | 可以利用地震波传播速度与海啸传播速度的差别造成的时间差进行海啸预警 | |
D. | 设如图所示海啸波沿+x轴方向传播,图中a点经$\frac{1}{4}$周期时将到达10 m高的波峰处 |
A. | 物体沿斜面匀速下滑 | B. | 物体沿斜面匀减速上滑 | ||
C. | 物体沿斜面匀速上滑 | D. | 物体沿斜面匀减速下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