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用点电荷来代替实际带电体是采用了理想模型的方法 | |
B. | 库仑首次命名了正、负电荷 | |
C. | 法拉第总结确认了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并最早提出用电场线描述电场 | |
D. | 安培通过油滴实验测定了元电荷的数值 |
分析 根据物理学史和常识解答,记住著名物理学家的主要贡献即可.
解答 解:A、点电荷是理想化的物理模型,是对实际带电体的简化,故A正确;
B、是本杰明•弗兰克林命名了正负电荷,故B错误;
C、库仑总结并确认了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故C错误;
D、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测定了元电荷的数值,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物理学史,是常识性问题,对于物理学上重大发现、发明、著名理论要加强记忆,这也是考试内容之一.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16.如图是描述质点a、b、c、d做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和位移图象.根据图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a匀速运动,b匀加速运动,c静止不动,d匀速运动 | |
B. | a静止不动,b匀速运动,c匀速运动,d匀加速运动 | |
C. | a静止不动,b匀速运动,c静止不动,d匀加速运动 | |
D. | a匀加速运动,b静止不动,c匀加速运动,d静止不动 |
17.假设“神舟十号”飞船实施变轨后做匀速圆周运动,共围绕地球运动了n圈,起始时刻为t1,结束时刻为t2,运行速度为v,半径为r,则其运行周期为( )
A. | T=$\frac{{t}_{2}-{t}_{1}}{n}$ | B. | T=$\frac{{t}_{1}-{t}_{2}}{n}$ | C. | T=n•$\frac{2πr}{v}$ | D. | T=$\frac{2πv}{r}$ |
14.如图所示,某个力F=10N作用于半径R=1m转盘的边缘上,力F的大小保持不变,但方向保持任何时刻均与作用点的切线一致.则圆盘转动一周的过程中,力F做的功为( )
A. | 0 J | B. | 20π J | C. | 10 J | D. | 无法确定 |
1.关于离心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物体突然受到离心力的作用,将做离心运动 | |
B. | 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在外界提供的向心力突然变大时,将远离圆心 | |
C. | 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在外界提供向心力突然变小或消失时,将做离心运动 | |
D. | 物体做离心运动的根本原因不是惯性 |
11.如图所示,质量m=0.1kg的木块放在倾角θ=30°的斜面上,受平行于斜面的两个拉力F1和F2作用处于静止状态,其中F1=10N,F2=2N.若撤去F1,则木块沿斜面方向受到的合力大小为( )
A. | 10 N | B. | 4.5 N | C. | 5.5 N | D. | 0 |
18.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为2m/s2,其意义是( )
A. | 物体在任意1s末的速度是该秒初的速度的2倍 | |
B. | 物体在任意1s末的速度比该秒初的速度大2m/s | |
C. | 物体在第1s末的速度是2m/s | |
D. | 物体在任意1s初的速度比前1s末的速度大2m/s |
15.如图所示,直导线垂直于磁场方向放在水平向右的匀强磁场中,通以垂直纸面向里的电流,则直导线受到安培力的方向( )
A. | 向上 | B. | 向下 | C. | 向左 | D. | 向右 |
17.如图,将一轻弹簧下端固定在倾角为θ的粗糙斜面底端,弹簧处于自然状态时上端位于A点.质量为m的物体从斜面上的B点由静止下滑,与弹簧发生相互作用后,最终停在斜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物体最终将停在A点 | |
B. | 物体第一次反弹后可能到达B点 | |
C. | 整个过程中重力势能的减少量大于克服摩擦力做的功 | |
D. | 整个过程中物体的最大动能大于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