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采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及车中砝码的质量用M表示,盘及盘中砝码的质量用m表示,小车的加速度可由小车后拖动的纸带打上的点计算出.

(1)当M与m的大小关系满足     时,才可以认为绳对小车的拉力大小等于盘及盘中砝码的重力.
(2)一组同学在做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实验时,保持盘及盘中砝码的质量一定,改变小车及车中砝码的质量,测出相应的加速度,采用图象法处理数据.为了比较容易地检查出加速度a与质量M的关系,应该做a与         的图象.
(3)如图(a),甲同学根据测量数据做出的a-F图线,说明实验存在的问题是                 .

(4)乙、丙同学用同一装置做实验,画出了各自得到的a-F图线,如图(b)所示,两个同学做实验时的哪一个物理量取值不同?答:                              。
(5)已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频率为50Hz,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利用下图给出的数据可求出小车下滑的加速度a=           。(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1)M?m;(2) ;(3)平衡摩擦力时木板倾角过大
(4)两小车及车上砝码的总质量不同       (5)a=1.58m/s2

解析试题分析:(1)若认为绳对小车的拉力大小等于盘及盘中砝码的重力,应不考虑盘及盘中砝码受到的合力,即M与m的大小关系应满足M?m。
(2)由知,保持盘及盘中砝码的质量一定,即绳的拉力F一定,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为了比较容易地检查出加速度a与质量M的关系,应作两者的正比例图像,即做a与的图像。
(3)由图像知,没有力时小车就有了加速度,说明该同学在平衡摩擦力时木板倾角过大。
(4)由图像知,图像的斜率为质量的倒数,两图线斜率不同,说明两小车及车上砝码的总质量不同。
(5)由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频率为50Hz,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知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0.1s,由把数据统一成国际单位代入得到
考点:“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原理,a-F图像,据纸带求加速度
点评:学生要清楚“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会分析a-F图像,用纸带求加速度时,要把所给的数据全用上以减小误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1)如图1所示为某同学所安装的“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装置,在图示状态下,开始做实验,该同学有装置和操作中的主要错误是:

a.
长木板右端未垫高以平衡摩撩力
长木板右端未垫高以平衡摩撩力
b.
电源应改用6V交流电源
电源应改用6V交流电源

c.
牵引小车的细线没有与木板平行
牵引小车的细线没有与木板平行
 d.
开始实验时,小车离打点计时器太远
开始实验时,小车离打点计时器太远

(2)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为了使小车受到合外力等于小沙桶和沙的总重量,通常采用如下两个措施:
(A)平衡摩擦力:将长木板无滑轮的一端下面垫一小木块,反复移动木块的位置,直到小车在小桶的拉动下带动纸带与小车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
(B)调整沙的多少,使沙和小沙桶的总质量m远小于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M,请问:
①以上哪一个措施中有何重大错误?
A
A

②在改正了上述错误之后,保持小车(包括砝码)质量M不变,反复改变沙的质量,并测得一系列数据,结果发现小车受到的合外力(小桶及砂重量)与加速度的比值略大于小车(包括砝码)质量M,经检查发现滑轮非常光滑,打点计时器工作正常,且事先基本上平衡了摩擦力,那么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由于小桶及砂的失重,拉小车的合外力F<mg,而处理数据时又将F=mg处理.因此,M=
F
a
mg
a
由于小桶及砂的失重,拉小车的合外力F<mg,而处理数据时又将F=mg处理.因此,M=
F
a
mg
a

(3)某一同学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数据处理中作出了如图2的图象,形成这个图象的原因是平衡摩擦力时长木板倾角
过小
过小
、沙子
太多
太多
.(填“过大”、“过小”、“太多”、“太少”)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