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6.如图所示,实线为电场线,虚线为等势线,且AB=BC,电场中的A、B、C三点的场强分别为EA、EB、EC,电势分别为φA、φB、φC,AB、BC间的电势差分别为UAB、UBC,则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有( )A. | φA>φB>φC | B. | EA>EB>EC | C. | UAB<UBC | D. | UAB=UBC |
分析 根据电场线的疏密比较电场的强弱,根据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逐渐降低比较电势的高低,根据U=Ed定性分析电势差的大小.
解答 解:A、根据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逐渐降低,可知φA>φB>φC,故A正确.
B、电场线越密的地方场强越强,越疏的地方场强越弱,可知EC>EB>EA,故B错误.
C、AB段的场强小于BC段的场强,根据U=Ed知,UAB<UBC,故C正确,D错误.
故选:AC.
点评 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电场线的基本性质,知道电场线的疏密表示电场的强弱,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逐渐降低.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16.将A、B两个小球从距离同一水平地面的不同高度处同时竖直向上抛出,两球能达到的最大高度相同,它们上升过程中速度大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两小球同时到达最高点 | |
B. | 抛出时,A球在B球的下方 | |
C. | 上升过程中两球平均速度相等 | |
D. | 从抛出到落回水平地面,A球的位移大于B球的位移 |
11.氢原子能级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大量氢原子从n=4的能级向n=2的能级跃迁时辐射出可见光a,从n=3的能级向n=2的能级跃迁时辐射出可见光b,则( )
A. | 氢原子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可能会辐射出γ射线 | |
B. | 氢原子从n=4的能级向n=3的能级跃迁时会辐射出紫外线 | |
C. | a光子的能量比b光子的能量大 | |
D. | 氢原子在n=2的能级时可吸收任意频率的光而发生电离 |
18.“玉兔号”登月车在月球表面接触的第一步实现了中国人“奔月”的伟大梦想.机器人“玉兔号”在月球表面做了一个自由下落试验,测得物体从静止自由下落h高度的时间t,已知月球半径为R,自转周期为T,引力常量为G.则( )
A. | 月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frac{{t}^{2}}{2h}$ | |
B. | 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frac{{\sqrt{2hR}}}{t}$ | |
C. | 月球同步卫星离月球表面高度$\root{3}{\frac{h{R}^{2}{T}^{2}}{2{π}^{2}{t}^{2}}}$-R | |
D. | 月球质量为$\frac{h{R}^{2}}{G{t}^{2}}$ |
15.小明测量二极管在不同正向电压(最大正向电压为1.25V)时的电阻.他选择的器材有:0-10Ω的滑动变阻器;量程为3V、内阻约为3kΩ的电压表;电动势为1.5V的电源;一只多用电表.
(1)他先将多用电表选择开关旋至“×10”挡,调节好多用电表,将二极管两极与表笔相接,多用电表的示数如图甲所示时,则二极管的正极与多用电表的B(选填图甲中“A”或“B”)相接.
(2)他再将多用电表的选择开关旋至“10mA”挡(内阻约为5Ω),将其接入图乙所示电路.
①多用电表B插孔应与图乙中的8(选填“7”或“8”) 连接.
②闭合开关,电压表指针指在约1.25V处,电流表指针指在约5.00mA处,接着左右移动滑片,两表指针几乎不动.由此可以推断:电路中5-11(选填图中表示接线柱的数字) 之间出现了断路(选填“短路”或“断路”)故障.
③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移动滑片,将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记录在右表中,并算出对应的电阻.电压为1.25V时,二极管的电阻为250Ω.
④为了更准确地测出不同电压下二极管的电阻,在不更换实验器材的条件下,对实验电路提出改进建议:将9、12间导线改接为9、6之间.
(1)他先将多用电表选择开关旋至“×10”挡,调节好多用电表,将二极管两极与表笔相接,多用电表的示数如图甲所示时,则二极管的正极与多用电表的B(选填图甲中“A”或“B”)相接.
(2)他再将多用电表的选择开关旋至“10mA”挡(内阻约为5Ω),将其接入图乙所示电路.
①多用电表B插孔应与图乙中的8(选填“7”或“8”) 连接.
②闭合开关,电压表指针指在约1.25V处,电流表指针指在约5.00mA处,接着左右移动滑片,两表指针几乎不动.由此可以推断:电路中5-11(选填图中表示接线柱的数字) 之间出现了断路(选填“短路”或“断路”)故障.
U(V) | 1.13 | 1.19 | 1.21 | 1.23 | 1.25 |
I(mA) | 0.06 | 0.50 | 1.00 | 2.00 | 5.00 |
R(Ω) | 18833.3 | 2380.0 | 1210.0 | 615.0 | 250 |
④为了更准确地测出不同电压下二极管的电阻,在不更换实验器材的条件下,对实验电路提出改进建议:将9、12间导线改接为9、6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