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是科学实验和逻辑思维的完美结合,如图所示,可大致表示其实验和思维的过程,对这一过程的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其中的甲图是实验现象,乙、丙、丁图是经过合理的外推得到的结论

B. 其中的丁图是实验现象,甲图是经过合理的外推得到的结论

C. 运用甲图的实验,可“冲淡”重力的作用,使实验现象更明显

D. 运用丁图的实验,可“放大”重力的作用,使实验现象更明显

【答案】C

【解析】A B选项中,甲乙丙均是实验现象,丁图是经过合理的外推得到的结论,所以A B均错.

伽利略的时代无法直接测定瞬时速度,就无法验证vt成正比的思想,伽利略通过数学运算得到,若物体初速度为零,且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即v正比于t,那么它通过的位移与所用时间的二次方成正比,只要测出物体通过不同位移所用的时间就可以验证这个物体的速度是否随时间均匀变化.由于伽利略时代靠滴水计时,不能测量自由落体所用的时间,伽利略让铜球沿阻力很小的斜面滚下,由于沿斜面下滑时加速度减小,所用时间长得多,所以容易测量.这个方法叫冲淡重力.所以C正确,D错误.故选C.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题目】如图所示为我国嫦娥一号卫星从发射到进入月球工作轨道的过程示意图。

在发射过程中经过一系列的加速和变轨,卫星沿绕地球“48小时轨道在抵达近地点P时,主发动机启动,嫦娥一号卫星的速度在很短时间内由v1提高到v2,进入地月转移轨道,开始了从地球向月球的飞越。嫦娥一号卫星地月转移轨道上经过114小时飞行到达近月点Q时,需要及时制动,使其成为月球卫星。之后,又在绕月球轨道上的近月点Q经过两次制动,最终进入绕月球的圆形工作轨道I。已知嫦娥一号卫星质量为m0,在绕月球的圆形工作轨道I上运动的周期为T,月球的半径r,月球的质量为m,万有引力恒量为G

1)求卫星从“48小时轨道的近地点P进入地月转移轨道过程中主发动机对嫦娥一号卫星做的功(不计地球引力做功和卫星质量变化);

2)求嫦娥一号卫星在绕月球圆形工作轨道I运动时距月球表面的高度;

3)理论表明:质量为m的物体由距月球无限远处无初速释放,它在月球引力的作用下运动至距月球中心为r处的过程中,月球引力对物体所做的功可表示为。为使嫦娥一号卫星在近月点Q进行第一次制动后能成为月球的卫星,且与月球表面的距离不小于圆形工作轨道I的高度,最终进入圆形工作轨道,其第一次制动后的速度大小理论上应满足什么条件?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