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普朗克在研究黑体辐射时提出了能量子假说 | |
B. | 卢瑟福通过分析α粒子散射实验结果,发现了质子和中子 | |
C. | 一定强度的入射光照射某金属发生光电效应时,入射光的频率越高,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电子数就越多 | |
D. | ${\;}_{6}^{14}$C的半衰期为5 730年,若测得一古生物遗骸中的${\;}_{6}^{14}$C含量只有活体中的$\frac{1}{8}$,则此遗骸距今约有17190年 | |
E. | 原子从a能级状态跃迁到b能级状态时发射波长为λ1的光子;原子从b能级状态跃迁到c能级状态时吸收波长λ2的光子,已知λ1>λ2.那么原子从a能级状态跃迁到c能级状态时将要吸收波长为$\frac{{λ}_{1}{λ}_{2}}{{λ}_{1}-{λ}_{2}}$的光子 |
分析 A、普朗克在研究黑体辐射时提出了能量子假说.
B、卢瑟福通过α粒子轰击氮核得到质子.
C、发生光电效应的条件是入射光的频率大于金属的极限频率,根据光电效应方程知,光子频率越大,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越大.
D、根据半衰期求生物的年代.
E、通过波长的大小关系,确定出频率的大小关系,从而知道a能级和c能级的能量高低,通过Em-En=h$\frac{c}{λ}$求出光子的波长.
解答 解:A、普朗克在研究黑体辐射时提出了能量子假说,故A正确.
B、卢瑟福通过α粒子轰击氮核得到质子,发现质子的核反应方程为${\;}_{2}^{4}$He+${\;}_{7}^{14}$N→${\;}_{8}^{17}$O+${\;}_{1}^{1}$H.故B错误.
C、发生光电效应时,入射光的频率影响的是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光强度影响单位时间内发出光电子的数目.故C错误.
D、古生物遗骸中的${\;}_{6}^{14}$C含量只有活体中的$\frac{1}{8}$,说明($\frac{1}{2}$)n=$\frac{1}{8}$,即经历了n=3个半衰期,所以此遗骸距今约有5730×3=17190年.故D正确.
E、已知λ1>λ2,所以γ1<γ2,知从a能级状态跃迁到b能级状态时发射光子的能量小于从b能级状态跃迁到c能级状态时吸收光子的能量,所以a能级的能量小于c能级的能量,有hγ2-hγ1=hγ3,即h$\frac{c}{{λ}_{2}}$-h$\frac{c}{{λ}_{1}}$=h$\frac{c}{{λ}_{3}}$,
解得:λ3=$\frac{{λ}_{1}{λ}_{2}}{{λ}_{1}{-λ}_{2}}$,故E正确;
故选:ADE.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核反应方程、知道光电效应的条件,以及知道能极差与光子频率的关系,注意半衰期公式,及与原子所处的化学状态和外部条件无关.
A. | 带电质点在a、b两点所受的电场力都是竖直向上的 | |
B. | a点的电势比b点的电势高 | |
C. | 带电质点在a点的电势能比在b点的电势能小 | |
D. | a点的电场强度比b点的电场强度大 |
A. | 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合力提供向心力 | |
B. | 物体只有受到一个方向时刻改变的力的作用才可能做曲线运动 | |
C. | 物体在一恒力作用下不可能做曲线运动 | |
D. | 曲线运动都是变速运动 |
A. | 前4s向右运动 | B. | 在4s末回到原点 | ||
C. | 4s末运动方向发生改变 | D. | 前8s的加速度不变 |
A. | 到达底部时重力的功率相等 | B. | 到达底部时速度相等 | ||
C. | 下滑过程中重力做的功相等 | D. | 到达底部的时间相等 |
A. | 物体在赤道处受的地球引力等于两极处,而重力小于两极处 | |
B. | 赤道处的角速度比南纬30°的大 | |
C. | 地球上物体的向心加速度都指向地心,且赤道上物体的向心加速度比两极处大 | |
D. | 地面上的物体随地球自转时由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提供向心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