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如图所示,条形区域Ⅰ和Ⅱ内分别存在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和向里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均为0.3T,AA′、BB′、CC′、DD′为磁场边界,它们相互平行,条形区域的长度足够长,磁场宽度及BB′、CC′之间的距离d=1m.一束带正电的某种粒子从AA′上的O点以沿与AA′成60°角、大小不同的速度射入磁场,当粒子的速度小于某一值V0时,粒子在区域Ⅰ内的运动时间均为t0=4×10-6s;当粒子速度为V1时,刚好垂直边界BB′射出区域Ⅰ.取π≈3,
不计粒子所受重力. 求:
(1)粒子的比荷$\frac{q}{m}$;
(2)速度V0 和V1的大小;
(3)速度为V1的粒子从O到DD′所用的时间.
分析 (1)若粒子的速度小于某一值v0时,则粒子不能从BB′离开区域Ⅰ,只能从AA′边离开区域Ⅰ,无论粒子速度大小,在区域Ⅰ中运动的时间相同,作出该粒子的轨迹图,根据几何关系得出圆心角的大小,再根据周期公式得出时间与周期的关系,从而得出粒子的比荷.
(2)当粒子速度为v0时,粒子在区域I内的运动轨迹刚好与BB′边界相切,根据几何关系得出粒子运动的半径,再根据粒子在匀强磁场中运动的半径公式求出v0 的大小.当粒子速度为v1时,刚好垂直边界BB′射出区域Ⅰ.根据几何关系得出粒子的半径,再根据粒子在匀强磁场中运动的半径公式求出v1 的大小.
(3)速度为v1的粒子在第一个磁场区和第二个磁场区运动的时间相等,根据几何关系求出在磁场区运动的圆心角,从而根据周期公式求出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粒子在无磁场区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运动学公式求出在无磁场区运动的时间,从而求出运动的总时间.
解答 解:(1)若粒子的速度小于某一值v0时,则粒子不能从BB′离开区域Ⅰ,只能从AA′边离开区域Ⅰ,无论粒子速度大小,在区域Ⅰ中运动的时间相同,轨迹如图所示(图中只画了一个粒子的轨迹).
粒子在区域Ⅰ内做圆周运动的圆心角为φ1=240°,
粒子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的周期:T=$\frac{2πm}{qB}$,
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时间:t0=$\frac{2}{3}$T,
解得:$\frac{q}{m}$=$\frac{10}{3}$×106C/kg≈3.3×106C/kg;
(2)当粒子速度为v0时,粒子在区域I内的运动轨迹刚好与BB′边界相切,
此时有:R0+R0sin30°=d,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qv0B=m$\frac{{v}_{0}^{2}}{{R}_{0}}$,
解得:v0=$\frac{2}{3}$×106m/s,
当粒子速度为v1时,刚好垂直边界BB′射出区域Ⅰ,
此时轨迹所对圆心角φ2=300,有:R1sinφ2=d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qv1B=m$\frac{{v}_{1}^{2}}{{R}_{1}}$,解得:v1=2×106m/s;
(3)区域I、Ⅱ宽度相同,
则粒子在区域I、Ⅱ中运动时间均为$\frac{{t}_{0}}{8}$,
穿过中间无磁场区域的时间为:t1=$\frac{d}{{v}_{1}}$=5×10-7s,
则粒子从O1到DD′所用的时间:t=$\frac{{t}_{0}}{4}$+t1=1.5×10-6s;
答:(1)粒子的比荷$\frac{q}{m}$为3.3×106C/kg.
(2)速度v0 和v1的大小分别为:$\frac{2}{3}$×106m/s、2×106m/s.
(3)速度为v1的粒子从O到DD′所用的时间为1.5×10-6s.
点评 解决本题的关键作出粒子运动的轨迹图,通过几何关系找出粒子运动的半径以及圆心角的大小,掌握粒子在匀强磁场中运动的半径公式和周期公式.
A. | 有摩擦力作用,方向向左 | |
B. | 有摩擦力作用,方向向右 | |
C. | 有摩擦力作用,但条件不足,不能确定方向 | |
D. | 没有摩擦力作用 |
A. | 物体的位移与加速度方向相反 | B. | 物体的速度与加速度方向相反 | ||
C. | 物体的速度恒定,而加速度在变化 | D. | 物体的加速度恒定,而速度在变化 |
A. | B球质量为2kg | B. | B球质量为6kg | ||
C. | 碰撞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为20J | D. | 碰撞是弹性碰撞,无机械能损失 |
A. | A、B两点在同一水平面上 | B. | A点高于B点 | ||
C. | A点低于B点 | D. | 铜球最终将做等幅摆动 |
A. | 汽车的加速度为2m/s2 | B. | 汽车的加速度为8m/s2 | ||
C. | 汽车前进的距离为24m | D. | 汽车的平均速度为6m/s |
A. | 0N | B. | 50N | C. | 80N | D. | 100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