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如图11-11(a)所示,两块水平放置的平行金属板A、B,板长L=18.5 cm,两板间距d=3 cm,两板之间有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B=6.0×10-2 T,两板加上如图(b)所示的周期性变化的电压,带电时A板带正电.当t=0时,有一个质量m=1.0×10-12 kg,带电荷量q=1.0×10-6 C的粒子,以速度v=600 m/s,从距A板 2.5 cm处,沿垂直于磁场、平行于两板的方向射入两板之间,若不计粒子的重力,取π=3.0,求:

1. 粒子在0~1×10-4 s内做怎样的运动?位移多大?

2. 带电粒子从射入到射出板间所用的时间.

图11-11

 

匀速直线运动,6 cm;5.08×10-4 s.


解析:

1.  F=q=1.0×10-6× N=3.6×10-5 N     FqvB=3.6× 10-5 N

因为F=F=3.6×10-5 N ,所以粒子在第一个t0=1.0×10-4 s时间内做匀速直线运动,其位移svt0=600×10-4 m=0.06 m=6 cm .

2. 在第二个t0时间内,由于U=0,粒子做匀速圆周运动,根据Bqv=m

其周期T为:T==1×10-4 s,恰好等于t0,在一个周期内恰好回到圆周运动的起点.

其轨道半径R== 0.01 m=1.0 cm,直径是2.0cm,小于射入方向到A板的距离,所以粒子不会碰到A板.

由此可以判断粒子在第一个t0内作匀速直线运动,在第二个t0内作匀速圆周运动,如此往复,经过5个t0,粒子向前18 cm,还有s/= 0.5 cm才能射出两板,如图所示:

粒子经过5t0后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圆心角为θ,则

sinθ===,所以θ=30°,总时间t=5 t0+=5.08×10-4 s .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在物理实验中体现了很多的物理研究方法,如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极限思维法、图像法、类比法、科学假说法、微小量放大法与等效替代法等。请把合适的方法或正确的答案填在相应的空格内。

    ①在“利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中,运用      法,可以利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测算出某点的瞬时速度;

在“探究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的实验中,分别用一个力F或两个互成角度的F1、F2,把一个一端固定的橡皮筋拉伸到同一位置,则F就是F1和F2的合力,实验原理采用的是        法。

在“探究平抛运动的规律”的实验中,如图10所示,用小锤打击弹性金属片,金属片把A球沿水平方向抛出,同时B球松开,自由下落,A、B两球同时开始运动,观察到两球同时落地。运用      法,可以判定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上的分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

    ②图象法是物理实验中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在研究加速度与外力(质量m一定)的关系、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探究弹力大小与弹簧伸长量之间的关系三个实验中,某同学正确作出了三个实验的相关图象,如图11中A、B、C所示。根据坐标轴代表的物理量判断,A实验的图象“斜率”表示          ;B实验图象的“斜率”表示           ;C实验图象的“斜率”表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