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小明同学正确完成《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操作后,得到的一条纸带,根据纸带算出相关各点的速度v,量出对应的下落距离h,则以v2/2为纵轴,以h为横轴画出的图象应是下图中的

C    由机械能守恒可得mgh=mv2,即=gh,所以选项C正确,A、B、D错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2007?广东)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发现河水在缓慢流动时有一个规律,河中央流速最大,岸边速度几乎为零.为了研究河水流速与从岸边到中央距离的关系,小明同学设计了这样的测量仪器:如图甲所示,两端开口的“L”型玻璃管的水平部分置于待测的水流中,竖直部分露出水面,且露出水面部分的玻璃管足够长.当水流以速度 v 正对“L”型玻璃管的水平部分开口端匀速流动时,管内外液面的高度差为 h,且h 随水流速度的增大而增大.为了进一步研究水流速度v 与管内外水面高度差h的关系,该组同学进行了定量研究,得到了如下的实验数据,并根据实验数据得到了v-h 图象,如图丙所示.

v(m/s) 0 1.00 1.41 1.73 2.00 2.45 3.00 3.16
h(m) 0 0.05 0.10 0.15 0.20 0.30 0.45 0.50
(1)根据根据上表的数据和图丙中图象的形状,可猜想v和h之间的关系为
v2=20h
v2=20h
;为验证猜,请在图丁中确定纵轴所表示的物理量,并另作 图象,若该图象的形状为
直线
直线
,说明猜想正确.

(2)现利用上述测速器,由河流南岸开始,每隔1米测一次流速,得到数据如下表所示:
测试点距岸距离 x/m 0 1 2 3 4 5 6
管内外高度差   h/cm 0 0.8 3.2 7.2 12.8 20.0 28.8
相应的水流速度 v/ms-1
0
0
0.4
0.4
0.8
0.8
1.2
1.2
1.6
1.6
2.0
2.0
2.4
2.4
根据v和h之间的关系完成上表的最后一行,对比上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河中水流速度 v 与从南岸到河流中央距离x的关系为:
v=0.4x
v=0.4x
(1)在探究弹簧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实验中,小明同学用甲、乙两根规格不同的弹簧进行实验,由实验得到弹簧伸长X与弹簧受到拉力F关系如图a所示,由图求得弹簧乙的劲度系数为
200
200
N/m.图线的斜率表示
劲度系数的倒数
劲度系数的倒数
;若要在两根弹簧中选用一个来制作精确程度较高的弹簧秤,应选弹簧
;用制作好的弹簧秤来测量物体的重力,如图b所示,物体重
4.00
4.00
N.

(2)如图是“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装置.
请完成实验操作与记录:
①将弹簧测力计A挂于固定点P,下端用细线ac挂一重物G,如图c虚线所示,记录:测力计A 的读数F0
②用弹簧测力计B的挂钩拉另一细线的b端,该细线的另一端系在细线ac上的O点处,手持测力计B保持水平方向缓慢向左拉,到达如图所示位置,记录:O点的位置、
测力计A的读数
测力计A的读数
测力计B的读数
测力计B的读数
细线Oa的方向
细线Oa的方向
细线Ob的方向
细线Ob的方向
和细线Oc的方向.
(3)(10分)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重力加速度.
①请指出该同学在实验操作中存在的两处明显错误:
a.
打点计时器应接交流电源
打点计时器应接交流电源
;  b.
重物释放时应靠近打点计时器
重物释放时应靠近打点计时器

②该同学经正确操作得到如图乙所示的纸带,取连续的六个点,测得h1、h2、h3、h4、h5.若打点的周期为T,则打E点时速度为 vE=
h5-h3
2T
h5-h3
2T
;若分别计算出各计数点对应的速度数值,并在坐标系中画出v2与h的关系图线,如图丙所示,则重力加速度 g=
9.4
9.4
m/s2
③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值为9.8m/s2,请写出误差的主要原因
空气阻力和摩擦阻力的影响
空气阻力和摩擦阻力的影响

(1)光电计时器由光电门和计时器两部分组成,如图甲所示精英家教网,此装置能较精确地记录物体通过光电门所用的时间.现要用此装置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有一小球从两光电门的正上方静止释放,如图乙所示.(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
①实验中除了需要测量小球直径D和小球通过两光电门l、2的时间△t1和△t2外,还需测量
 
(所测物理量用字母表示并用文字说明).
②本实验需验证的关系式为
 
.(用上述已测物理量字母表示)
③为了减小实验误差,请你提出一条合理化的建议
 

(2)小明同学使用了以下器材测量某蓄电池的电动势E和内电阻r
A.待测的蓄电池(电动势约为2V)
B.电压表V(量程3V,内阻约为3kΩ)
C.电阻箱R(0~999.9Ω)精英家教网
D.定值电阻R0(R=2Ω)
E.开关S和导线若干
①由于待测蓄电池的内阻很小,当改变电阻箱的阻值,为保证电压表的示数变化较为明显,请在右图甲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验电路实物图连接完整.
②小明同学按其设计的实验电路正确操作,记录电阻箱的阻值和对应的电压表的读数U,计算出
U
R
的数值,得到多组数据并以为U为纵坐标,
U
R
为横坐标,将数据描在图乙所示的坐标纸上;请在图乙中完成U-
U
R
图线,利用图线求出蓄电池的电动势E=
 
V,内阻r=
 
Ω.
③若考虑电压表内阻对电动势测量结果的影响,则电动势的测量值E和真实值E的关系是E
 
E(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发现河水在缓慢流动时有一个规律,河中央流速最大,岸边速度几乎为零.为了研究河水流速与从岸边到中央距离的关系,小明同学设计了这样的测量仪器:如图甲所示,两端开口的“L”型玻璃管的水平部分置于待测的水流中,竖直部分露出水面,且露出水面部分的玻璃管足够长.当水流以速度 v 正对“L”型玻璃管的水平部分开口端匀速流动时,管内外液面的高度差为 h,且h 随水流速度的增大而增大.为了进一步研究水流速度v 与管内外水面高度差h的关系,该组同学进行了定量研究,得到了如下的实验数据,并根据实验数据得到了v-h 图象,如图丙所示.

v(m/s)1.001.411.732.002.453.003.16
h(m)0.050.100.150.200.300.450.50
(1)根据根据上表的数据和图丙中图象的形状,可猜想v和h之间的关系为______;为验证猜,请在图丁中确定纵轴所表示的物理量,并另作 图象,若该图象的形状为______,说明猜想正确.

(2)现利用上述测速器,由河流南岸开始,每隔1米测一次流速,得到数据如下表所示:
测试点距岸距离 x/m123456
管内外高度差   h/cm0.83.27.212.820.028.8
相应的水流速度 v/ms-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v和h之间的关系完成上表的最后一行,对比上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河中水流速度 v 与从南岸到河流中央距离x的关系为:______.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