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扩散运动就是布朗运动 | |
B. | 液体表面层分子间距离大于液体内部分子间距离,故液体表面存在张力 | |
C. | 蔗糖受潮后会粘在一起,没有确定的几何形状,它是非晶体 | |
D. | 气体如果失去了容器的约束就会散开,这是因为气体分子间斥力大于引力的缘故 |
分析 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中固体颗粒的运动,扩散运动是分子的无规则的热运动;气体如果失去了容器的约束就会散开,这是因为气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的原因;液体表面层分子间距离大于液体内部分子间距离,故液体表面存在张力;多晶体与非晶体都没有规则的几何形状.
解答 解:A、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中的颗粒做的无规则运动,是液体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间接反映.而扩散运动是分子运动的直接反映.故A错误;
B、液体表面层分子间距离大于液体内部分子间距离,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吸引力,从而产生表面张力.故B正确;
C、蔗糖受潮后会粘在一起,没有确定的几何形状,它是多晶体,故C错误;
D、气体如果失去了容器的约束就会散开,这是因为气体分子做无规则的热运动的缘故,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布朗运动与分子的运动、晶体与非晶体、表面张力以及扩散现象等,是对热学知识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考查,平时要注意加强综合训练,提高应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6.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科学家安德烈•海姆和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以表彰他们对石墨烯的研究.他们最初是用透明胶带从石墨晶体上“粘”出一片石墨烯的.
我们平常所用的铅笔芯中就含有石墨,能导电.某同学设计了探究铅笔芯伏安特性曲线的实验,得到如下数据(I和U分别表示通过铅笔芯的电流和其两端的电压):
实验室提供如下器材:
A.电流表A1(量程0.6A,内阻约为1.0Ω)
B.电流表A2(量程3A,内阻约为0.1Ω)
C.电压表V1(量程3V,内阻3kΩ)
D.电压表V2(量程15V,内阻15kΩ)
E.滑动变阻器R1(阻值0~10Ω,额定电流2A)
F.滑动变阻器R2(阻值0~2kΩ,额定电流0.5A)
(1)除长约14cm的中华绘图2B铅笔芯、稳压直流电源E(6V)、开关和带夹子的导线若干外,还需选用的其它器材有ACE(填选项前字母);
(2)在如图1所示虚线方框中画出实验电路图;
(3)根据表格中数据在图2中画出铅笔芯的I-U图线.
我们平常所用的铅笔芯中就含有石墨,能导电.某同学设计了探究铅笔芯伏安特性曲线的实验,得到如下数据(I和U分别表示通过铅笔芯的电流和其两端的电压):
U/V | 0.00 | 0.40 | 0.80 | 1.20 | 1.60 | 2.00 |
I/A | 0.00 | 0.10 | 0.18 | 0.28 | 0.38 | 0.48 |
A.电流表A1(量程0.6A,内阻约为1.0Ω)
B.电流表A2(量程3A,内阻约为0.1Ω)
C.电压表V1(量程3V,内阻3kΩ)
D.电压表V2(量程15V,内阻15kΩ)
E.滑动变阻器R1(阻值0~10Ω,额定电流2A)
F.滑动变阻器R2(阻值0~2kΩ,额定电流0.5A)
(1)除长约14cm的中华绘图2B铅笔芯、稳压直流电源E(6V)、开关和带夹子的导线若干外,还需选用的其它器材有ACE(填选项前字母);
(2)在如图1所示虚线方框中画出实验电路图;
(3)根据表格中数据在图2中画出铅笔芯的I-U图线.
7.关于磁感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磁感线是实际存在于磁场中的曲线 | |
B. | 磁铁的磁感线是从N极出发到S极终止的曲线 | |
C. | 匀强磁场的磁感线是间距相等且相互平行的直线 | |
D. | 磁场中的两条磁感线有可能相交 |
4.如图空间固定一正的点电荷+Q,在距电荷距离为d的位置固定一竖直的金属板AB.该板的左侧涂上一层薄的光滑绝缘层.AB的长度是2d,O为AB 的中点且与+Q等高.现将另一质量为m的点电荷+q从A点靠近板的位置释放沿板下滑到B点.+q在此过程中( )
A. | 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 B. | 在O点速度为$\sqrt{2gd}$ | ||
C. | 在O点机械能最小 | D. | O点到B点机械能守恒 |
8.如图所示,光滑球的质量为m,放在竖直挡板和倾角为α的固定斜面间.若缓慢转动挡板至与斜面垂直,此过程中( )
A. | m对挡板的压力先减小后增大 | B. | m对挡板的压力逐渐减小 | ||
C. | m对斜面的压力先减小后增大 | D. | m对斜面的压力逐渐增大 |
6.如图所示是P、Q两质点运动的v-t图象,由图线可以判定( )
A. | P质点运动轨迹是曲线 | |
B. | 零时刻P质点的加速度为零 | |
C. | 在0-t1时间内,P质点的位移小于Q质点的位移 | |
D. | 在0-t1时刻内,P质点的平均速度大于Q质点的平均速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