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20.在探究波的形成过程中,某同学将一根足够长的绳子一端固定在竖直墙壁上,用手捏住绳子的另一端上下振动,形成了沿水平面方向传播的波,波的传播速度为v,周期为T.经过一段时间后,该波传播到某质点A.若此波可视为简谐横波且传播过程中不计能量损失.关于这列波及质点A的振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质点A振动的周期一定为T | |
B. | 质点A振动的平均速度就是该波的传播速度 | |
C. | 这列波的传播速度与手捏绳子振动的振幅无关 | |
D. | 质点A开始振动后,经过时间t,质点A沿传播方向移动的距离为vt | |
E. | 若质点A与手捏点的距离是vT,则质点A振动时与手捏点的振动位移总是相同 |
分析 质点振动的周期就是波的周期.但质点A振动的速度与波的传播速度是两回事.波速由介质决定,与振幅无关.波传播过程中质点不随波向前移动.
解答 解:A、质点振动的周期等于波的周期T,故A正确.
B、质点A作周期性运动,速度不断变化,而波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波的传播速度不变,所以质点A振动的平均速度不是该波的传播速度.故B错误.
C、波速由介质决定,与振幅无关.故C正确.
D、质点A只在自己平衡位置附近振动,不随波向前移动,故D错误.
E、若质点A与手捏点的距离是vT,传播时间是T,则质点A振动时与手捏点的振动位移总是相同,故E正确.
故选:ACE.
点评 解决本题关键要知道波的周期、波速决定因素,明确质点不“随波逐流”的特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8.在如图所示的空间中,水平面MN的下方存在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质量为m的带电小球由MN的上方的A点以一定的初速度水平抛出,从B点进入电场,到达 C点时速度方向恰好水平.A、B、C三点在同一直线上,且AB=2BC,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可知( )
A. | 小球带正电 | |
B. | 电场力大小为3mg | |
C. | 小球从A到B与从B到C的运动时间相等 | |
D. | 小球从A到B与从B到C的速度变化量大小不等 |
5.一群处于n=3激发态的氢原子向基态跃迁,发出的光以入射角θ照射到一块平行玻璃砖A上,经玻璃砖A后又照射到一块金属板B上,如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入射光经玻璃砖A后会分成相互平行的三束光线,从n=3直 接跃迁到基态发出的光经玻璃砖A后的出射光线与入射光线 间的距离最小 | |
B. | 在同一双缝干涉装置上,从n=3直接跃迁到基态发出的光形成的干涉条纹最窄 | |
C. | 经玻璃砖A后有些光子的能量将减小,但不会在玻璃砖的下表面发生全反射 | |
D. | 若从n=3能级跃迁到n=2能级放出的光子刚好能使金属板B发生光电效应,则从n=2能级跃迁到基态放出的光子一定能使金属板B发生光电效应 |
12.下列说法中,符合物理学史的是( )
A. | 伽利略根据理想斜面实验得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这一结论 | |
B. | 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揭示了电和磁之间存在联系 | |
C. | 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库仑用扭秤实验测出了引力常量的数值 | |
D. | 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和条形磁铁的磁场相似,安培受此启发,提出了分子电流假说 |
9.如图所示,在x轴上方存在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在xOy平面内,从原点O处沿与x轴正方向成θ角(0<θ<π)以速率v发射一个带正电的粒子(重力不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若v一定,θ越大,则粒子离开磁场的位置距O点越远 | |
B. | 若v一定,θ越大,则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越短 | |
C. | 若θ一定,v越大,则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角速度越大 | |
D. | 若θ一定,v越大,则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越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