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某同学在家中尝试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他找到三条相同的橡皮筋(遵循胡克定律)和若干小重物,以及刻度尺、三角板、铅笔、细绳、白纸、钉子,设计了如下实验:将两条橡皮筋的一端分别挂在墙上的两个钉子 A、B 上,另一端与第三条橡皮筋连接,结点为 O,将第三条橡皮筋的另一端通过细绳挂一重物.
①为完成实验,下述操作中必需的是
A.测量细绳的长度 B.测量橡皮筋的原长
C.测量悬挂重物后橡皮筋的长度 D.记录悬挂重物后结点 O 的位置
②钉子位置固定,欲利用现有器材,改变条件再次验证,可采用的方法是
(2)某同学在做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的实验时,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所用的钩码的质量都是30g.他先测出不挂钩码时弹簧的自然长度,再将5个钩码逐个挂在弹簧的下端,每次都测出相应的弹簧总长度,将数据填在了下面的表中.(弹力始终未超过弹性限度,取g=10m/s2)
①试根据这些实验数据,在图乙所示的坐标纸上作出砝码质量M与弹簧总长度L之间的函数关系图线.
②上一问所得图线的物理意义是:
③该弹簧劲度系数k=
①为完成实验,下述操作中必需的是
BCD
BCD
.A.测量细绳的长度 B.测量橡皮筋的原长
C.测量悬挂重物后橡皮筋的长度 D.记录悬挂重物后结点 O 的位置
②钉子位置固定,欲利用现有器材,改变条件再次验证,可采用的方法是
更换不同的小重物
更换不同的小重物
.(2)某同学在做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的实验时,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所用的钩码的质量都是30g.他先测出不挂钩码时弹簧的自然长度,再将5个钩码逐个挂在弹簧的下端,每次都测出相应的弹簧总长度,将数据填在了下面的表中.(弹力始终未超过弹性限度,取g=10m/s2)
砝码质量M(g) | 0 | 30 | 60 | 90 | 120 | 150 |
弹簧总长L(cm) | 6.00 | 7.15 | 8.34 | 9.48 | 10.64 | 11.79 |
②上一问所得图线的物理意义是:
弹簧的弹力和弹簧伸长量成正比
弹簧的弹力和弹簧伸长量成正比
③该弹簧劲度系数k=
25
25
N/m.(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分析:(1)该实验中,任意两根橡皮筋的拉力和第三根橡皮筋的拉力等值反向,根据橡皮筋的伸长量,得出三个拉力的比值,按比例得出三个拉力的大小,根据三个拉力的方向,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
(2)根据表格中的数据描点作图,通过图线得出物理规律.图线的斜率表示弹簧的劲度系数.
(2)根据表格中的数据描点作图,通过图线得出物理规律.图线的斜率表示弹簧的劲度系数.
解答:解:①本实验中,结点O受三个拉力处于静止状态,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等大反向.沿OA、OB、OC方向求出三条橡皮筋的伸长量,并按等比例缩放为三条线段(代表三个拉力的大小),以OA、OB方向的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只要该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与OC方向的橡皮筋在一条直线上,与表示其拉力的线段相等,即验证了平行四边形定则,故实验要测量橡皮筋的原长、悬挂重物后橡皮筋的长度,才能算出橡皮筋受力后的伸长量.为了确定拉力的方向,必须记录结点O的位置.
故选BCD.
②由于钉子位置固定,可改变的条件只能是所悬挂的重物的质量,即可采用方法是更换不同的小重物.
(2)①先描点,再画出一条直线,使尽可能多的点落在这条直线上,
不在直线上的点均匀地分布在直线两侧;
②图线的物理意义是表明弹簧的弹力和弹簧伸长量成正比;
③劲度系数即为直线的斜率,即:k=
=25 N/m.
故答案为:(1)①BCD
②更换不同的小重物
(2)①如图所示.
②表明弹簧的弹力和弹簧伸长量成正比③25
故选BCD.
②由于钉子位置固定,可改变的条件只能是所悬挂的重物的质量,即可采用方法是更换不同的小重物.
(2)①先描点,再画出一条直线,使尽可能多的点落在这条直线上,
不在直线上的点均匀地分布在直线两侧;
②图线的物理意义是表明弹簧的弹力和弹簧伸长量成正比;
③劲度系数即为直线的斜率,即:k=
△Mg |
△x |
故答案为:(1)①BCD
②更换不同的小重物
(2)①如图所示.
②表明弹簧的弹力和弹簧伸长量成正比③25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该实验的原理,在第一个实验中,在无法测量力的大小的情况下,可以采用比例法作图,只需要测量橡皮筋的伸长量就行.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