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如图甲所示,物体沿水平面以初速度v滑行,最终冲上斜面并停在斜面上.物体与斜面和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斜面与水平面平滑连接.图乙中v、a、f和s分别表示物体速度大小、加速度大(    )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2010?盐城三模)本题包括A、B、C三小题,请选定其中的两题,并在相应的答题区域作答.若三题都做,则按A、B两题评分.
A.(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的
BD
BD

A、液体中的扩散现象是由于外界对液体作用引起的.
B、多晶体沿各个方向的物理性质表现为各向同性.
C、分子间距离为平衡距离时,分子间作用力为零,分子势力能最大.
D、温度相同的物体分子平均动能一定相同,而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平均速率不一定相同.
(2)给旱区人民送水的消防车停在水平地面上,在缓慢放水的过程中,若车胎不漏气,胎内气体温度不变,不计分子间作用力,则胎内
吸收
吸收
热量(填“吸收”或“放出”),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的车胎内壁受到气体分子平均撞击次数不清
减少
减少
(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3)标准状态下气体的摩尔体积为V0=22.4L/mol,请估算教室内空气分子的平均间距d.设教室内的温度为0℃,阿伏加德罗常数NA=6X1023mol-1,(要写出必要的推算过程,计算结果保留1位有效数字).
B.
(1)北京时间2011年3月11日13时46分,在日本东北部宫城县以东太平洋海域发生里氏9.0级地震,地震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C
BC

A、震源停止振动时,地震波的传播立即停止.
B、地震波能传播能量.
C、当地震波由海底传播到海水中时地震波的频率不变.
D、地震波与电磁波一样均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2)图甲所示是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质点P的振动图象如图乙所示,则这列波的传播速度
2
2
m/s,质点P的振动方程为X=
8sin0.5πt
8sin0.5πt
cm.
(3)如图丙所示,一个截面为直角三角形的玻璃砖放在水平面上,折射率n=
2
.入射光线垂直于AB边从F点射入玻璃砖,经E点折射后到达地面上的P点,已知AE=ED=L,∠ABD=60°,试求光线从F到P所用时间?(光在真空中的速度大小为c).

C.(1)核能作为一种新能源在现代社会中已不可缺少,但安全是核电站面临的非常严峻的问题.核泄漏中的钚(Pu)是一种具有放射性的超铀元素,钚的危险性在于它对人体的毒性,与其他放射性元素相比钚在这方面更强,一旦侵入人体,就会潜伏人体肺部、骨骼等组织细胞中,破坏细胞基因,提高罹患癌症的风险.已知钚的一种同位素94239Pu的半衰期为24100年,其衰变方程为94239Pu→X+24He+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D
AD


A、X原子核中含有143个中子.
B、100个94239Pu经过24100年后一定还剩余50个.
C、由于衰变时释放巨大能量,根据E=mC2,衰变过程总质量增加.
D、衰变发出的γ、放射线是波长很短的光子,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
(2)氢原子弹的光谱在可见光范围内有四条谱线,其中在靛紫色区内的一条是处于量子数n=4的能级氢原子跃迁到n=2的能级发出的,氢原子的能级如图所示,已知普朗克恒量h=6.63×10-34J?s,则该条谱线光子的能量为
2.55
2.55
eV,该条谱线光子的频率为
6.15×1014
6.15×1014
Hz.(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3)已知金属铷的极限频率为5.15×1014Hz,现用波长为5.0×10-7m的一束光照射金属铷,能否使金属铷发生光电效应?若能,请算出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1)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滴水法测量一小车在斜面上运动时的加速度.实验过程如下:在斜面上铺上白纸,用图钉钉住;把滴水计时器固定在小车的末端;调节滴水计时器的滴水速度,使其每0.2s滴一滴(以滴水计时器内盛满水为准);在斜面顶端放置一浅盘,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把调好的滴水计时器盛满水,使水滴能滴人浅盘内;随即在撤去浅盘的同时放开小车,于是水滴在白纸上留下标志小车运动规律的点迹;小车到达斜面底端时立即将小车移开.

图乙为实验得到的一条纸带,用刻度尺量出相邻点之间的距离是cm。试问:

①滴水计时器的计时原理与课本上介绍的                   计时原理类似。

②关于该实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本实验将木板倾斜的目的是为了平衡小车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力

        B.本实验将木板倾斜的目的是为了使小车的重力沿斜面方向的分力大于小车所受的摩擦力,使小车作匀加速直线运动

         C.小车的质量越大,小车向下运动的加速度越大

         D.本实验还需要用到秒表,才能测出小车的加速度

③由纸带数据计算可得计数点5所代表时刻的瞬时速度=        m/s(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若滴水的周期为T,则小车的加速度=            (用英文符号表示)。

(2)如图所示,用游标卡尺测量圆形物体的外径,读数为:              mm.

(3).某同学做描绘小灯泡(额定电压为3.8V,额定电流为0.32A)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实验给定的实验器材如下:(本实验要求小灯泡的电压从零开始调至额定电压)

直流电源的电动势为4V,内阻不计

电压表V(量程4V,内阻约为5kΩ)、

        电流表A1(量程0.6A,内阻约为4Ω)、

        电流表A2(量程3A,内阻约为1Ω)、

        滑动变阻器R1(0到1000Ω,0.5A)

        滑动变阻器R2(0到10Ω,2A)

        开关、导线若干。

①若该同学误将电流表和电压表接成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其他部分连接正确,接通

电源后,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小灯泡将发光

       B.小灯泡将不亮

       C.V表不会烧坏

       D.A表将会烧坏

②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电路应选择图乙中的电路图(a)

       B.电流表应选用A2

       C.滑动变阻器应该选用R2

       D.若采用如图乙(b)所示电路图,实验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置于最右端

③该同学按照正确的电路图和正确的实验步骤,描出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丙所示,从图中可知小灯泡的阻值随小灯泡两端的电压的增大而_   __(填增大、减小、先增大后减小、先减小后增大),当给小灯泡加额定电压3.2V时,此时小灯泡的发热功率为        W(结果取2位有效数字)。

(1)(8分)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滴水法测量一小车在斜面上运动时的加速度.实验过程如下:在斜面上铺上白纸,用图钉钉住;把滴水计时器固定在小车的末端;调节滴水计时器的滴水速度,使其每0.2s滴一滴(以滴水计时器内盛满水为准);在斜面顶端放置一浅盘,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把调好的滴水计时器盛满水,使水滴能滴人浅盘内;随即在撤去浅盘的同时放开小车,于是水滴在白纸上留下标志小车运动规律的点迹;小车到达斜面底端时立即将小车移开.

图乙为实验得到的一条纸带,用刻度尺量出相邻点之间的距离是cm。试问:

①滴水计时器的计时原理与课本上介绍的                  计时原理类似。

②关于该实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本实验将木板倾斜的目的是为了平衡小车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力

         B.本实验将木板倾斜的目的是为了使小车的重力沿斜面方向的分力大于小车所受的摩擦力,使小车作匀加速直线运动

          C.小车的质量越大,小车向下运动的加速度越大

          D.本实验还需要用到秒表,才能测出小车的加速度

③由纸带数据计算可得计数点5所代表时刻的瞬时速度=        m/s(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若滴水的周期为T,则小车的加速度=           (用英文符号表示)。

(2)(2分)如图所示,用游标卡尺测量圆形物体的外径,读数为:             mm.

 

(3)(8分).某同学做描绘小灯泡(额定电压为3.8V,额定电流为0.32A)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实验给定的实验器材如下:(本实验要求小灯泡的电压从零开始调至额定电压)

直流电源的电动势为4V,内阻不计

电压表V(量程4V,内阻约为5kΩ)、

         电流表A1(量程0.6A,内阻约为4Ω)、

         电流表A2(量程3A,内阻约为1Ω)、

         滑动变阻器R1(0到1000Ω,0.5A)

         滑动变阻器R2(0到10Ω,2A)

         开关、导线若干。

①若该同学误将电流表和电压表接成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其他部分连接正确,接通

电源后,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小灯泡将发光

        B.小灯泡将不亮

        C.V表不会烧坏

        D.A表将会烧坏

②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电路应选择图乙中的电路图(a)

        B.电流表应选用A2

        C.滑动变阻器应该选用R2

        D.若采用如图乙(b)所示电路图,实验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置于最右端

③该同学按照正确的电路图和正确的实验步骤,描出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丙所示,从图中可知小灯泡的阻值随小灯泡两端的电压的增大而_   __(填增大、减小、先增大后减小、先减小后增大),当给小灯泡加额定电压3.2V时,此时小灯泡的发热功率为       W(结果取2位有效数字)。

 

 

(1)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

①图乙中的F与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   )

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2)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时,某同学得到一条用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如图所示,并在其上取A、 B、 C、 D、 E、F、G等7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图中没有画出,打点计时器接周期为T=0.02 s的交流电源.他经过测量并计算得到打点计时器在打B、 C、 D、 E、F各点时物体的瞬时速度如下表:

①计算的公式为=         

②根据(1)中得到的数据,以A点对应的时刻为t=0,作出v-t图象,并求物体的加速度

a=     m/s2 ;

(3)某同学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来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打点计时器固定在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木板上,细绳的两端分别与带有纸带小车和矿泉水瓶连接。

①该小组在实验操作中,在保持小车的质量不变的情况下,向矿泉水瓶中逐渐加水,研究小车加速度与小车受力的关系。这种实验研究方法叫做             

②利用多次测量的数据,画出了如图丙所示的a-F关系图线。

分析发现图线在水平轴上有明显的截距  (OA不为零),这是因为:_      ___                 _____。

 

(1)(8分)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滴水法测量一小车在斜面上运动时的加速度.实验过程如下:在斜面上铺上白纸,用图钉钉住;把滴水计时器固定在小车的末端;调节滴水计时器的滴水速度,使其每0.2s滴一滴(以滴水计时器内盛满水为准);在斜面顶端放置一浅盘,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把调好的滴水计时器盛满水,使水滴能滴人浅盘内;随即在撤去浅盘的同时放开小车,于是水滴在白纸上留下标志小车运动规律的点迹;小车到达斜面底端时立即将小车移开.

图乙为实验得到的一条纸带,用刻度尺量出相邻点之间的距离是cm。试问:

①滴水计时器的计时原理与课本上介绍的                   计时原理类似。

②关于该实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本实验将木板倾斜的目的是为了平衡小车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力

         B.本实验将木板倾斜的目的是为了使小车的重力沿斜面方向的分力大于小车所受的摩擦力,使小车作匀加速直线运动

          C.小车的质量越大,小车向下运动的加速度越大

          D.本实验还需要用到秒表,才能测出小车的加速度

③由纸带数据计算可得计数点5所代表时刻的瞬时速度=        m/s(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若滴水的周期为T,则小车的加速度=            (用英文符号表示)。

(2)(2分)如图所示,用游标卡尺测量圆形物体的外径,读数为:              mm.

 

(3)(8分).某同学做描绘小灯泡(额定电压为3.8V,额定电流为0.32A)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实验给定的实验器材如下:(本实验要求小灯泡的电压从零开始调至额定电压)

直流电源的电动势为4V,内阻不计

电压表V(量程4V,内阻约为5kΩ)、

         电流表A1(量程0.6A,内阻约为4Ω)、

         电流表A2(量程3A,内阻约为1Ω)、

         滑动变阻器R1(0到1000Ω,0.5A)

         滑动变阻器R2(0到10Ω,2A)

         开关、导线若干。

①若该同学误将电流表和电压表接成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其他部分连接正确,接通

电源后,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小灯泡将发光

        B.小灯泡将不亮

        C.V表不会烧坏

        D.A表将会烧坏

②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电路应选择图乙中的电路图(a)

        B.电流表应选用A2

        C.滑动变阻器应该选用R2

        D.若采用如图乙(b)所示电路图,实验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置于最右端

③该同学按照正确的电路图和正确的实验步骤,描出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丙所示,从图中可知小灯泡的阻值随小灯泡两端的电压的增大而_   __(填增大、减小、先增大后减小、先减小后增大),当给小灯泡加额定电压3.2V时,此时小灯泡的发热功率为        W(结果取2位有效数字)。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