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1.某同学利用如图a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弧形轨道末端水平,离地面的高度为H.将钢球从轨道的不同高度h处静止释放,钢球的落点距轨道末端的水平距离为s.(1)若轨道完全光滑,s2与h的理论关系应满足s2=4Hh(用H、h表示)
(2)该同学经实验测量得到的数据,在图b坐标纸上作出s2-h关系图.
对比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得到的s2-h关系图线发现,实际测量值与理论值差异十分显著,写出造成上述偏差的可能原因是(写出两个原因):
①小球与轨道间存在摩擦力
②小球发生转动.
分析 要求平抛的水平位移,我们应该想到运用平抛运动的规律,即要求出时间和水平初速度.
同一坐标系中两天倾斜的直线对比,可以采用某一个变量取一定值,看另一个变量的大小关系来解决问题.
对于误差原因分析,我们要从实验装置和过程中分析.
解答 解:(1)对于小球从静止释放到水平抛出这段曲线运动,
运用动能定理研究得:
mgh=$\frac{1}{2}$mv2
v=$\sqrt{2gh}$
对于平抛运动,运用平抛运动的规律得出:
在竖直方向:H=$\frac{1}{2}$gt2⇒t=$\sqrt{\frac{2H}{g}}$--------①
在水平方向:s=vt-------------②
由①②得:
s=2$\sqrt{hH}$
所以:s2=4Hh
(2)从s2-h关系图线中分析得出钢球水平抛出的速率差十分显著,认为造成上述偏差的可能原因是①小球与轨道间存在摩擦力,②小球发生转动.
故答案为:(1)4Hh
(2)①小球与轨道间存在摩擦力
②小球发生转动
点评 本题从新的角度考查了对机械能守恒实定律的理解,有一定的创新性,很好的考查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做任何实验问题还是要从最基本的物理规律入手去解决.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2.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时,某同学把两根弹簧如图1连接起来进行探究.
(1)某次测量如图2所示,指针示数为16.00cm.
(2)在弹性限度内,将50g的钩码逐个挂在弹簧下端,得到指针A、B的示数如表.用表中数据计算弹簧Ⅰ的劲度系数为12.5N/m,弹簧Ⅱ的劲度系数为25.0N/m.(取g=l0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1)某次测量如图2所示,指针示数为16.00cm.
(2)在弹性限度内,将50g的钩码逐个挂在弹簧下端,得到指针A、B的示数如表.用表中数据计算弹簧Ⅰ的劲度系数为12.5N/m,弹簧Ⅱ的劲度系数为25.0N/m.(取g=l0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钩码数 | 1 | 2 | 3 | 4 |
指针A示数/cm | 15.71 | 19.71 | 23.70 | 27.70 |
指针B示数/cm | 29.96 | 35.96 | 41.95 | 47.95 |
19.理发店门口,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标志:一个转动的圆筒,外表有彩色螺旋斜条纹,我们感觉条纹在沿竖直方向运动,但实际上条纹柱在竖直方向并没有升降,这是由于圆筒的转动而使我们的眼睛产生的错觉.如图所示,假设筒上的条纹是围绕圆筒的一条宽带,相邻两圈条纹在沿圆筒轴线方向的距离(即螺距)L,如果我们观察到条纹以速度v向上运动,则圆筒的转动情况是(俯视)( )
A. | 顺时针,转速n=$\frac{v}{2πL}$ | B. | 顺时针,转速n=$\frac{v}{L}$ | ||
C. | 逆时针,转速n=$\frac{v}{2πL}$ | D. | 逆时针,转速n=$\frac{v}{L}$ |
6.科技活动小组的同学们为给西昌邛海湿地公园增加梦幻夜景做了一个小实验,将两盏不同颜色的单色光的灯A、B安装在水面下同一深度,结果发现A灯照亮的水面区域较大,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A光的折射率小于B光的折射率 | |
B. | 在水中A光传播速度小于B光的传播速度 | |
C. | 用这两种光分别通过同一双缝干涉实验装置,A光条纹间距较小 | |
D. | 若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同时用这两种光分别照亮其中一条缝,在屏上能得到明暗相间的彩色干涉条纹 |
4.如图所示的直线是真空中某电场的一条电场线,A、B是这条直线上的两点,一带正电粒子以速度vA经过A点向B点运动,经过一段时间后,粒子以速度vB经过B点,且vB与vA方向相反,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 A点的场强一定大于B点的场强,场强方向向左 | |
B. | 粒子在A点的电势能一定小于在B点的电势能 | |
C. | vB可能大于vA | |
D. | A点的电势一定低于B点的电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