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在“利用打点计时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实验中,某同学在打出的纸带上按打点的先后顺序每5点取一个计数点,共取了A、B、C、D、E、,六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从A点开始在每一个计数点处将纸带剪开分成五段(分别为口、6、c、d、e段),将这五段纸带由长到短紧靠但不重叠地粘在戈何坐标系中,如图所示.  
(1)若把每一段纸带的右上端连接起来,结果得到一条倾斜的直线,如图所示,由图可知纸带做
匀变速直线
匀变速直线
运动,你判断的依据是
相邻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相等
相邻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相等

(2)为求出打B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需要测出哪段纸带的长度?答:
AC
AC

(3)若测得a段纸带的长度为l0.0cm,e段纸带的长度为2.0cm,则可求出加速度的大小为
2.0
2.0
m/s2
分析:(1)根据相邻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的关系,判断物体的运动规律.
(2)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可以求需要测出哪一段纸带的长度;
(3)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x=aT2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
解答:解:(1)因为相邻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相等,可知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2)根据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可知要求出B点的瞬时速度,只要测量出A、C段纸带的长度,求出平均速度即可.
(3)根据△x=aT2得,可知xa-xe=4aT2,则加速度的大小a=
xa-xe
4T2
=
0.08
4×0.01
m/s2=2.0m/s2

故答案为:(1)匀变速直线,相邻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相等
(2)AC,(3)2.0
点评:对于纸带的问题,我们要熟悉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和一些规律,提高应用基本规律解答实验问题的能力,同时注意单位的换算和有效数字的保留.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1)在物理实验中体现了很多的物理研究方法,如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极限思维法、图象法、类比法、科学假说法、微小量放大法与等效替代法等.请把合适的方法或正确的答案填在相应的空格内.
精英家教网
①在“利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中,运用
 
法,可以利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测算出某点的瞬时速度:在“探究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的实验中,分别用一个力F或两个互成角度的F1、F2,把一个一端固定的橡皮筋拉伸到同一位置,则F就是F1和F2的合力,实验原理采用的是
 
法.在“探究平抛运动的规律”的实验中,如图1所示,用小锤打击弹性金属片,金属片把A球沿水平方向抛出,同时B球松开,自由下落,A、B两球同时开始运动,观察到两球同时落地.运用
 
法,可以判定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上的分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
②图象法是物理实验中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在研究加速度与外力(质量m一定)的关系、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探究弹
力大小与弹簧伸长量之间的关系三个实验中,某同学正确作出了三个实验的相关图象,如图2中A、B、C所示.根据坐标轴代表的物理量判断,A实验的图象“斜率”表示
 
;B实验图象的“斜率”表示
 
;C实验图象的“斜率”表示
 

(2)某一小型电风扇额定电压为4.0V,额定功率为2.4W.某实验小组想通过实验描绘出小电风扇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中除导线和开关外,还有以下器材可供选择:
A.电源E(电动势为4.5V)
B.电压表V(量程为0~5V,内阻约为4kΩ)
C.电流表A1(量程为0~0.6A,内阻约为0.2Ω)
D.电流表A2(量程3A,内阻约0.05Ω);
E.滑动变阻器R1(最大阻值10Ω,额定电流1A)
F.滑动变阻器R2(最大阻值2kΩ,额定电流100mA)
①为了便于调节,减小读数误差和系统误差,实验中所用电流表应选用
 
,滑动变阻器应选用
 
.(填所选仪器前的字母序号).
②请你为该小组设计实验电路,并把电路图画在虚线内(小电风扇的电路符号如图3所示).
③操作过程中发现,小电风扇通电后受阻力作用,电压表读数小于0.5V时电风扇没启动.该小组测绘出的小电风扇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4所示,由此可以判定,小电风扇的电阻为
 
,正常工作时的发热功率为
 
,机械功率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