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已知金属钙的逸出功为2.7eV,氢原子的能级图如图所示,一群氢原子处于量子数n=4能级状态,则( )
A.氢原子可能辐射6种频率的光子 |
B.氢原子可能辐射5种频率的光子 |
C.有3种频率的辐射光子能使钙发生光电效应 |
D.有4种频率的辐射光子能使钙发生光电效应 |
AC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知,这群氢原子可能辐射6种频率的光子,故A正确、B错误.n=4跃迁到n=3辐射的光子能量为0.66eV,n=3跃迁到n=2辐射的光子能量为1.89eV,n=4跃迁到n=2辐射的光子能量为2.55eV,均小于逸出功,不能发生光电效应,其余3种光子能量均大于2.7eV,所以这群氢原子辐射的光中有3种频率的光子能使钙发生光电效应,故C正确、D错误.故选AC.
考点:本题考查了光电效应的条件、氢原子的能级公式和跃迁。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大量氢原子从n =4能级跃迁到n =1能级时,能产生3种不同频率的光子 |
B.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
C.β衰变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外的电子电离形成的 |
D.对放射性物质施加压力,其半衰期将减少 |
研究光电效应时,已经知道金属钠的逸出功为2.29eV,现有一系列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用它在跃迁过程中发出的光照射金属钠,氢原子的能级结构图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跃迁过程中将释放5种频率的光子 |
B.跃迁过程中释放光子的最小能量为1.89eV |
C.跃迁过程中释放光子的最大能量为13.6eV |
D.跃迁过程中释放的光子有4种能引起光电效应 |
按照玻尔理论,一个氢原子中的电子从一半径为ra的圆轨道自发地直接跃迁到一半径为rb的圆轨道上,已知ra>rb,则在此过程中( )
A.原子要发出某一频率的光子,电子的动能增大,原子的电势能减小,原子的能量也减小 |
B.原子要吸收某一频率的光子,电子的动能减小,原子的电势能减小,原子的能量也减小 |
C.原子要发出一系列频率的光子,电子的动能减小,原子的电势能减小,原子的能量也减小 |
D.原子要吸收一系列频率的光子,电子的动能增大,原子的电势能增大,原子的能量也增大 |
如图为氢原子的能级图,用动能为13.07 eV的电子撞击一群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可能观测到氢原子发射的不同波长的光有
A.15种 | B.10种 | C.4种 | D.1种 |
关于天然放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α射线是由氦原子核衰变产生 |
B.β射线是由原子核外电子电离产生 |
C.γ射线是由原子核外的内层电子跃迁产生 |
D.半衰期表示放射性元素衰变的快慢,它和外界的温度、压强无关。 |
下列关于原子核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原子核的能量与原子的能量相似,也是不连续变化的,是量子化的 |
B.原子核的半衰期与原子核所处的环境有关 |
C.贝克勒尔发现了原子核的放射性现象,并提出了“放射性”这个词用来描述这一现象 |
D.原子核的结合能越大,原子核越稳定 |
仔细观察氢原子的光谱,发现它只有几条分离的不连续的亮线,其原因是( )
A.氢原子只有几个能级 |
B.氢原子只能发出平行光 |
C.氢原子有时发光,有时不发光 |
D.氢原子辐射的光子的能量是不连续的,所以对应的光的频率也是不连续的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 |
B.汤姆孙发现电子,表明原子具有核式结构 |
C.卢瑟福发现了中子,查德威克发现了质子 |
D.一束光照射到某金属上不能发生光电效应,是因为该束光的波长太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