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如图所示:一轻弹簧左端固定在足够长的木块A的左端挡板上,右端与小物块B连接,A、B及A与地面间的接触面均光滑.开始时,A和B均静止,现同时对A、B施加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水平恒力F1和F2.则从两物体开始运动到以后的整个运动过程中(弹簧形变始终不超过其弹性限度),对A、B和弹簧组成的系统,正确的说法是(  )

A. 当弹簧的弹力与F1、F2大小相等时,A、B的动能均达到最大值

B. 当弹簧的形变量最大时,A、B均处于平衡状态

C. 由于F1、F2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系统机械能守恒

D. 由于F1、F2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系统动量守恒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1)利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直径”实验体现了构建分子模型的物理思想,也体现了通过对宏观量的测量来实现对微观量的间接测量方法。

①某同学的操作步骤如下:

A.取一定量的无水酒精和油酸,制成一定浓度的油酸酒精溶液;

B.在量筒中滴入一滴该溶液,测出它的体积;

C.在蒸发皿内盛一定量的水,再滴入一滴油酸酒精溶液,待其散开稳定;

D.在蒸发皿上覆盖带方格的透明玻璃板,描出油膜形状,算出油膜的面积;

该同学上述实验步骤中有问题的是_______(填字母代号)。

②若该同学计算出滴在水面上油酸酒精溶液中油酸的体积为V,测得单分子油膜的面积为S,则油酸分子的直径D=_______。

(2)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某同学按照如下步骤进行操作:

a.在桌上放一块方木板,在方木板上铺一张白纸,用图钉把白纸钉在方木板上;

b.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的A点,在橡皮条的另一端拴上两条细绳形成结点,细绳的另一端系着绳套;

c.如图甲,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钩住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记录结点位置和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两根细绳的方向;

d.按选好的标度,用铅笔和刻度尺作出两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1和F2的图示,并以F1和F2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画出它们所夹的对角线F;

e.只用一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套拉橡皮条,_______;并按同一标度作出这个力F′的图示;

f.比较F′和F的大小和方向,看它们是否相同,得出结论。

①请把步骤e中的内容补充完整_______。

②本实验中步骤c和e两次拉橡皮条的过程,主要体现了下列哪种科学方法______。

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③下列操作有利于减小实验误差的是_______(填字母代号)。

A.实验前将两弹簧测力计调零后水平互钩对拉,选择两个读数相同的测力计

B.拴在橡皮条上的两条细绳必须等长,并且要尽量长一些

C.弹簧测力计、细绳、橡皮条都应与木板平行

D.用两弹簧测力计同时拉橡皮条时,两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之差应尽可能大

E.在记录力的方向时,标记同一细绳方向的两点要远些

④图乙是该同学在白纸上根据实验数据用同一标度画出的图示,如果没有操作失误,图乙中的F与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_______。

⑤若小明和小刚两位同学在家中想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他们手中有一些弹性橡皮条(弹力满足胡克定律,劲度系数为k)。如图丙所示,他们将三根橡皮条的一端系在一起,另一端分别系上细线,仍保证橡皮条原长相同,测得原长L0=5.40cm。接下来把贴有白纸的木板放在水平桌面上,两人合作平行于纸面分别通过细线拉三根橡皮条至某一长度(在弹性限度内),保持状态不变;如图丁所示,记录此时结点位置和三个橡皮条另一端的位置,量出三个端点到结点O的距离分别为L1=9.20cm、L2=8.40cm、L3=7.50cm。请根据他们的实验过程和记录的数据作出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图示,并说明是如何验证的。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