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3.在科学发展史上,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A. | 亚里士多德发现运动的物体不需要力来维持 | |
B. | 牛顿做了著名的斜面实验,得出轻重物体自由下落一样快的结论 | |
C. | 卡文迪许利用扭秤装置测定了引力常量的数值 | |
D. | 开普勒通过对行星运动规律的研究总结出了万有引力定律 |
分析 根据物理学史和常识解答,记住著名物理学家的主要贡献即可.
解答 解:A、伽利略发现运动的物体不需要力来维持,故A错误;
B、伽利略做了著名的斜面实验,得出轻重物体自由下落一样快的结论,故B错误;
C、卡文迪许利用扭秤装置测定了引力常量的数值,故C正确;
D、牛顿通过对行星运动规律的研究总结出了万有引力定律,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物理学史,是常识性问题,对于物理学上重大发现、发明、著名理论要加强记忆,这也是考试内容之一.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4.通电长直导线中有恒定电流I,方向竖直向上,矩形线框与直导线在同一竖直面内,现要使线框中产生如图所示方向的感应电流,则应使线框( )
A. | 稍向左平移 | B. | 稍向右平移 | ||
C. | 稍向上平移 | D. | 以直导线为轴匀速转动 |
1.甲乙两物体都做匀速圆周运动,其质量之比为1:2,转动半径之比为1:2,在相同时间内甲转过4周,乙转过3周.则它们的向心力之比为( )
A. | 1:4 | B. | 2:3 | C. | 4:9 | D. | 9:16 |
8.质量为1kg的物体在水平面内做曲线运动,已知该物体在互相垂直方向上两分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分别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2s末质点速度大小为7m/s | |
B. | 质点所受的合外力大小为1.5N | |
C. | 质点的初速度大小为5m/s | |
D. | 质点初速度的方向与合外力方向相同 |
18.物体在高处以初速度v0水平抛出,落地时速度为v,则该物体在空中运动的时间为(不计空气阻力)( )
A. | $\frac{v-{v}_{0}}{g}$ | B. | $\frac{v+{v}_{0}}{g}$ | C. | $\frac{\sqrt{{v}^{2}{-v}_{0}^{2}}}{g}$ | D. | $\sqrt{\frac{{{v}_{0}}^{2}+{v}^{2}}{g}}$ |
5.物体受几个外力作用下恰作匀速直线运动,如果突然撤去其中的一个力F2,则它可能做( )
A. | 匀速直线运动 | B. | 匀加速直线运动 | C. | 匀减速直线运动 | D. | 匀变速曲线运动 |
3.如图所示,飞行器P在赤道面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运动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一致,已知地球相对飞行器P的张角为θ,地球的半径为R,地球的自转周期为T0,飞行器P的公转周期为T,万有引力常量为G,当地面通信基站观测到飞行器时,两者就可以进行点对点直接通信,忽略信号的传输时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地球相对飞行器P的张角θ越小,飞行器P的运行周期越大 | |
B. | 飞行器P的轨道半径r=Rsin$\frac{θ}{2}$ | |
C. | 地球的质量M=$\frac{{4{π^2}{R^3}}}{{G{T^2}{{sin}^3}\frac{θ}{2}}}$ | |
D. | 赤道上固定的一个地面通信基站在T0的时间内可以与飞行器通信的总时间为$\frac{(π-θ)}{2π}\frac{{{T_0}^2}}{{{T_0}-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