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如图所示为氢原子的能级示意图。一群氢原子处于n=3的激发态,在向较低能级跃迁的过程中向外发出光子,并用这些光照射逸出功为2. 49eV的金属钠。这群氢原子能发出________种不同频率的光,其中有________种频率的光能使金属钠发生光电效应。
3 2
解析试题分析:据题意,氢原子在跃迁过程中有以下三种方式:3至1,3至2,2至1,对应的也发出3种不同频率的光;要使金属钠发生光电效应,氢原子发出的光子的能力必须大于2.49ev,而3至1的为:11.09ev,3至2的为:1.89ev,2至1的为:10.2ev,所以两种频率的光可以使金属钠发生光电效应。
考点:本题考查氢原子的跃迁和光电效应。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
(6分)氢原子光谱在可见光部分只有四条谱线,它们分别是从n为3、4、5、6的能级直接向n=2能级跃迁时产生的。四条谱线中,一条红色、一条蓝色、两条紫色,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选对一个给3分,选对两个给4分,选对3个给6分。每选错一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红色光谱是氢原子从n=3能级向n=2能级跃迁时产生的 |
B.蓝色光谱是氢原子从n=6能级或n=5能级直接向n=2能级跃迁时产生的 |
C.若氢原子从n=6能级直接向n=1能级跃迁,则能够产生紫外线 |
D.若氢原子从n=6能级直接向n=1能级跃迁时所产生的辐射不能使某金属发生光电效应,则氢原子从n=6能级直接向n=2能级跃迁时所产生的辐射将可能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 |
设氢原子由n=3的状态向n=2的状态跃迁时放出能量为E、频率为ν的光子.则氢原子
A.跃迁时可以放出或吸收能量为任意值的光子 |
B.由n=2的状态向n=1的状态跃迁时放出光子的能量大于E |
C.由n=2的状态向n=3的状态跃迁时吸收光子的能量等于E |
D.由n=4的状态向n=3的状态跃迁时放出光子的频率大于ν |
氢原子的能级如图所示,一群氢原子处于n=3的能级,向较低能级跃迁过程中,辐射的光子
A.频率最多有3种 | B.频率最多有2种 |
C.能量最大为12.09eV | D.能量最小为10.2eV |
(6分)氢原子处于基态时能量为E1,由于吸收某种单色光后氢原子产生能级跃迁,最多只能产生3种不同波长的光,则吸收单色光的能量为 ,产生的3种不同波长的光中,最大波长为 (普朗克常量为h,光速为c,).
(5分)以下关于天然放射现象,叙述正确的是(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1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若使放射性物质的温度升高,其半衰期将减少 |
B.β衰变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外的电子电离形成的 |
C.在α,β,γ这三种射线中,γ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α射线的电离能力最强 |
D.铀核 衰变为铅核 的b过程中,要经过8次α衰变和6次β衰变 |
某种聚变的核反应方程是 +
→
+X,其中X所表示的粒子是 ( )
A.![]() | B.![]() | C.![]() | D.![]() |
放射性物质铯(137Cs)和碘(131I)进入大气,该地区水源、空气和生活环境被污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核反应堆中的废料具有很强的放射性,需要装入特制的容器,深埋地下或海底 |
B.铀核裂变的一种可能核反应是![]() ![]() ![]() ![]() ![]() |
C.放射性碘(131I)发生的β衰变方程为![]() ![]() ![]() |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