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9.下列定律或定则不可以通过实验直接进行验证的是( )A. | 力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 B. | 牛顿第一定律 | ||
C. | 牛顿第二定律 | D. | 机械能守恒定律 |
分析 牛顿第一定律却是以一定的实验事实为基础,结合合理的想象和外推得到的,因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能找到完全不受力的物体.
解答 解:不受力的实验只能是理想实验,是无任何实验误差的思维实验,严格来说“不受力”的条件真实实验不能满足,只能靠思维的逻辑推理去把握,故牛顿第一定律是不可以通过实验直接得以验证的,而力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牛顿第二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等均是实验定律.
本题选不可以通过实验直接进行验证的,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的就是学生对于物理学史物理常识的理解,这些是需要学生学习新课时了解并知道的,考查的学生对课本基本内容的掌握情况,考察比较细,应引起学生的重视.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19.在“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实验中,所用测量仪器均已校准,待测金属丝接入电 路部分的长度约为50cm.
(1)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直径,其中某次测量结果如图1所示,其读数应为0.398mm(该值接近多次测量的平均值).
(2)用伏安法测金属丝的电阻RX,实验所用器材为:
电池组(电动势为3V,内阻约为1Ω),电流表(内阻约为0.1Ω),
电压表(内阻约为3kΩ),滑动变阻器R(0~20Ω,额定电流为2A),开关,导线若干.某同学利用以上器材正确连接好电路,进行实验测量,记录数据如下:
由以上实验数据可知,他们测量RX是采用图2中甲和乙中的图甲(选填“甲”或“乙”).
(3)如图3是测量RX的实验器材实物图,图中已经连接了部分导线,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置于变阻器的一端,请根据上图所选的电路图,补充完成图3中实物间的连线,并使闭合开关的瞬间,电压表或电流表不至于被烧坏.
(4)这个小组的同学在坐标纸上建立U、I坐标系,如图4所示,图中已经标出了与测量数据相对应的四个点,请在图中标出第2、4、6次测量数据的坐标点,并描绘出U-I图线,由图线得到金属丝的阻值RX=4.5Ω(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5)根据以上数据可估算出金属丝的电阻率约为C(填选项前的序号)
A、1×10-2Ωm B、1×10-3Ωm C、1×10-6Ωm D、1×10-8Ωm
(6)任何实验测量都存在误差,本实验所用测量仪器都已校准,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CD(有多个正确选项).
A、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直径时,由于读数引起的误差属于系统误差
B、由于电流表和电压表内阻引起的误差属于偶然误差
C、若将电流表和电压表的内阻计算在内,可以消除由测量仪表引起的系统误差
D、用U-I图象处理数据求金属丝电阻可以减小偶然误差.
(1)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直径,其中某次测量结果如图1所示,其读数应为0.398mm(该值接近多次测量的平均值).
(2)用伏安法测金属丝的电阻RX,实验所用器材为:
电池组(电动势为3V,内阻约为1Ω),电流表(内阻约为0.1Ω),
电压表(内阻约为3kΩ),滑动变阻器R(0~20Ω,额定电流为2A),开关,导线若干.某同学利用以上器材正确连接好电路,进行实验测量,记录数据如下:
次数 | 1 | 2 | 3 | 4 | 5 | 6 | 7 |
U/V | 0.10 | 0.30 | 0.70 | 1.00 | 1.50 | 1.70 | 2.30 |
I/A | 0.020 | 0.060 | 0.160 | 0.220 | 0.340 | 0.460 | 0.520 |
(3)如图3是测量RX的实验器材实物图,图中已经连接了部分导线,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置于变阻器的一端,请根据上图所选的电路图,补充完成图3中实物间的连线,并使闭合开关的瞬间,电压表或电流表不至于被烧坏.
(4)这个小组的同学在坐标纸上建立U、I坐标系,如图4所示,图中已经标出了与测量数据相对应的四个点,请在图中标出第2、4、6次测量数据的坐标点,并描绘出U-I图线,由图线得到金属丝的阻值RX=4.5Ω(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5)根据以上数据可估算出金属丝的电阻率约为C(填选项前的序号)
A、1×10-2Ωm B、1×10-3Ωm C、1×10-6Ωm D、1×10-8Ωm
(6)任何实验测量都存在误差,本实验所用测量仪器都已校准,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CD(有多个正确选项).
A、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直径时,由于读数引起的误差属于系统误差
B、由于电流表和电压表内阻引起的误差属于偶然误差
C、若将电流表和电压表的内阻计算在内,可以消除由测量仪表引起的系统误差
D、用U-I图象处理数据求金属丝电阻可以减小偶然误差.
17.如图所示的x-t图象中,给出的两条图线线1、2,分别代表甲、乙两个不同物体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关于它们的物理意义,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 | 曲线1表示物体甲做曲线运动 | |
B. | 由图象可知中,t1时刻甲、乙两个物体的速度v1=v2 | |
C. | 图象中0至t1时间内物体乙的平均速度比甲的平均速度大 | |
D. | 图象中t2时刻表示物体乙开始反向运动 |
4.一物体从某处由静止开始下落,在落地前最后2秒内通过的位移是100米( g取10m/s 2),不计空气阻力,求:
(1)物体开始下落时离地的高度?
(2)物体落到地面所需的时间?
(3)物体落地时的速度?
(1)物体开始下落时离地的高度?
(2)物体落到地面所需的时间?
(3)物体落地时的速度?
1.如图所示,一物块静止在粗糙的斜面上,关于物块所受弹力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 物块受到的支持力,是由于物块发生了微小形变而产生的 | |
B. | 物块受到的支持力,是由于斜面发生了微小形变而产生的 | |
C. | 物块受到的支持力方向竖直向上 | |
D. | 物块受到的支持力方向垂直斜面向下 |
3.某同学用分度值为1cm的刻度尺测量了一物体的长度,并测量了8次,记录的结果如下:5.24dm、5.23dm、5.2dm、5.245dm、5.86dm、5.25dm、5.22dm、5.24dm,则该物体的长度是( )
A. | 5.233dm | B. | 5.31dm | C. | 5.23dm | D. | 5.2325d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