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同一温度下,气体分子速率呈现出“中间多,两头少”的分布规律 | B、单晶体和多晶体都有规则的几何外形 | C、布朗运动反映了固体小颗粒内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 D、物体熔化时吸热,分子平均动能不一定增加 | E、完全失重状态下的气体压强一定不为零 |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关于电磁波谱,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红外线的频率与固体物质分子的固有频率很接近 | B、医院里常用X射线对病房和手术室进行消毒 | C、利用紫外线的荧光效应来做防伪标识 | D、γ射线波长比X射线波长长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A.若某物质的分子体积为V0、摩尔质量为M、摩尔体积为VA、密度为ρ,则有VA=
| ||||||
B、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布朗运动并不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但它反映了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 ||||||
C、将一定质量的气体等温压缩,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分子势能增大,同时气体放出热量 | ||||||
D、做功和热传递均可改变物体的内能,但热量只能自发地由高温物体传给低温物体,但无论采用哪种方式均不可能使物体的温度降为绝对零度 | ||||||
E、晶体熔化过程中,分子的平均动能保持不变,分子势能增大. |
2012年01月21日起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网站实时发布PM2.5研究性监测小时浓度数据,这标志着北京污染物指数从PM10迈入“准PM2.5”时代.PM2.5是指空气中直径小于2.5微米的悬浮颗粒物,这些悬浮颗粒很难自然沉降到地面,通过呼吸后会进入人的血液循环系统,从而对人体形成危害,矿物燃料燃烧时废弃物的排放是形成PM2.5的主要原因,用一个透明容器取一定量的污染空气后密封,通过显微镜观察到,悬浮颗粒漂浮在容器中做无规则运动,下列关于PM2.5的运动说法中正确的是( )
A、PM2.5在空气中的运动属于分子热运动 | B、温度越高,PM2.5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 C、PM2.5的质量和体积越小,其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 D、因为周围大量空气分子对PM2.5碰撞的不平衡,所以PM2.5做无规则运动 | E、由于空气阻力作用,悬浮于空气中的PM2.5经过一小段时间就会停止运动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布朗运动就是在显微镜中看到的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 B、在热机中,燃气的内能不可能全部转化为机械能 | C、一切与热现象有关的宏观自然过程都是有方向的 | D、大颗粒的盐粒磨成细盐,就变成了非晶体 |
下列观点、事实或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 B、扩散现象直接反映了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布朗运动间接反映了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 C、当分子间距离变化时,分子斥力总是比分子引力变化快 | D、气体易于被压缩,说明气体分子间间距大 |
![](http://thumb.zyjl.cn/pic3/upload/images/201402/2/58c68f33.png)
A、ab为斥力曲线,cd为引力曲线,e点横坐标的数量级为10-10m | B、ab为引力曲线,cd为斥力曲线,e点横坐标的数量级为10-10m | C、若两个分子间距离增大,则分子势能也增大 | D、由分子动理论可知:温度相同的氢气和氧气,分子平均动能相同 | E、质量和温度都相同的氢气和氧气(视为理想气体),氢气的内能大 |
关于固体和液体的微观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固体分子静止在平衡位置 | B、固体分子没有固定的平衡位置 | C、液体分子没有平衡位置 | D、液体分子没有固定的平衡位置 |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现在教室内空气中的氮气和氧气的分子平均动能相同 | B、用活塞压缩气缸里的空气,活塞对空气做功52J,这时空气的内能增加了76J,则 空气从外界吸热128J | C、有一分子a从无穷远处靠近固定不动的分子b,当a、b间分子力为零时,它们具有的分子势能一定最小 | D、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 E、-切与热现象有关的宏观物理过程都是不可逆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