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横截面为正方形的薄壁管示意图如图6(甲)所示,用游标为20分度的游标卡尺测量其外部边长l,示数如图7(乙)所示;用螺旋测微器测其管壁厚度d,示数如图7(丙)所示.此管外部边长的测量值为l=_______cm;管壁厚度的测量值为d=_______mm.

图7

2.340    1.015—1.017均得分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1)横截面为正方形的薄壁管示意图如图甲所示,用游标为20分度的游标卡尺测量其外部边长l,示数如图乙所示;用螺旋测微器测其管壁厚度d,示数如图丙所示.此管外部边长的测量值为l=
2.335
2.335
cm;管壁厚度的测量值为d=
1.016(1.015-1.017)
1.016(1.015-1.017)
mm.

(2)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将橡皮筋的一端D固定在竖直放置的木板上,另一端系上两根细绳OA、OB,O为两细绳与橡皮筋的结点,细绳OA跨过钉在木板上的光滑的钉子C,下端挂重力已知的钩码,细绳OB用一个弹簧秤钩住,如图所示,可以通过改变钩码的个数和弹簧秤的拉力调整橡皮筋与两细绳的结点O的位置.
①某同学认为在此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几项,其中正确的是
CD
CD
(多项选择)
A、两细绳的夹角必须成90°,以便于算出两细绳的合力
B、橡皮筋应与两绳夹角的平分线在同一直线上
C、在使用弹簧秤时要注意使弹簧秤与木板平面平行
D、只用弹簧秤通过细绳拉橡皮筋时结点O达到的位置应与钩码、弹簧秤同时拉时相同
②图中OC与橡皮筋延长线的夹角为α,细绳OB与橡皮筋延长线的夹角为β,且α+β>90°,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BD
BD
(多项选择)
A、增加钩码个数后,为使结点位置不变,应减小β,同时减小弹簧秤的拉力
B、增加钩码个数后,为使结点位置不变,应增大β,同时增大弹簧秤的拉力
C、保持钩码个数不变,将钉子向左移动一些,为使结点位置不变,应增大β,同时增大弹簧秤的拉力
D、保持钩码个数不变,将钉子向左移动一些,为使结点位置不变,应减小β,同时增大弹簧秤的拉力.
精英家教网(1)有一根横截面为正方形的薄壁管,用游标为20分度的游标卡尺测量其外部边长/的情况如甲所示;用螺旋测微器测其管壁厚度^的情况如图乙所示.则此管外部边长的测量值为l=
 
cm;管壁厚度的测量值为d=
 
mm.
(2)“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丙所示.在平衡小车与桌面间摩擦力的过程中,打出了一条如图丁所示的纸带.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为0.02s.从比较清晰的点起,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量出相邻计数点之间的距离.则该小车的加速度a=
 
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重新平衡好摩擦后,将5个相同的砝码都放在小车上,挂上砝码盘,然后每次从小车上取一个砝码添加到砝码盘中,测量小车的加速度.小车的加速度a与砝码盘中砝码的总重力F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砝码盘中砝码总重力F(N) 0.196 0.392 0.588 0.784 0.980
加速度a(m/s-2) 0.69 1.18 1.66 2.18 2.70
精英家教网

请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关系图象.
根据提供的实验数据作出的a-F图线不通过原点.其主要原因是
 

(3)下图为“用描迹法画出电场中平面上的等势线”的实验电路,图中给出的器材分别为:
电源E(电动势为12V,内阻不计);木板N (板上从下往上依次叠放白纸、复写纸、导电纸各一张);两个金属条A,B (平行放置在导电纸上与导电纸接触良好,
用作电极);滑动变阻器(其总电阻值小于两平行电极间导电纸的电阻);直流电压表V (量程为6V,内阻很大,其负接线柱与5极相连,正接线柱与探针P相连);开关S.
精英家教网
现要用图中仪器描绘两平行金属条4、B间电场中的等势线.4、5间的电压要求取为6V.
①在囱中连线,完成实验电路图;.
②下面是主要的实验操作步骤,请将所缺的内容补充完整.
A.按图示连接好实验电路;
B.
 

C:合上开关S,并将探针P与A接触
D.
 

E.用探针压印的方法把A、B的位置标记在白纸上,画一线段连接AB两极,在连
线上选取间距大致相等的5个点作为基准点,用探针把它们的位置压印在白纸上;
F.将探针与某一基准点相接触,记下电压表读数,在导电纸上移动探针,找出电
压表读数与所记下的数值相同的另一点,这一点就是此基准点的等势点,用探针把
这一点的位置也压印在白纸上.用相同的方法找出此基准点的其他等势点.;
G.重复步骤f,找出其它基准点的等势点,取出白纸画出各条等势线.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